长夜漫漫,唯有修炼才能减轻思念的煎熬。 山伯努力使自己安静下来,继续修炼静养的功夫。 王梦修鬼多年,自觉颇有些经验,见山伯始终只是静坐,不由得提醒道:“小兄弟,你知道修鬼有几种方法?” 山伯摇头:“在下不知,请您老指点。” 王梦道:“修鬼跟修仙一样,也可以分为佛家,道家和魔门三类;地藏王菩萨主管佛门一脉,化身亿万在各地开堂讲经,若是修佛,最好多去听听。东岳大帝主管五岳之精,若是修道,免不了炼精服气,最好多去朝拜他。魔门则比较神秘,修行之法与众不同,各出奇招,不一而足,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现在炼的是道家的功夫,你炼的是哪一种?” 山伯微微一笑:“在下阳魂不足,无法修道;更兼灭蝗千万,罪孽太重,若是修佛,必须将所有罪孽先消除净尽。没奈何,只能另辟蹊径,试着修儒呢。” 王梦奇道:“修儒?这条路很少有人走,也不好走呢!” “是啊,在下也只是在尝试,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王梦沉吟片刻,道:“我记得当年曾经收藏了不少的好书,其中有一本杨雄著的《太玄经》,还有一本刘歆著的《七略》,写得都不错。你若有机会,不妨读一读。” 山伯回忆在郑玄那里所见的书目,似乎未曾见过这两本,于是道:“前辈是否还记得书中的内容?” 王梦笑道:“时隔多年,早就忘光了!不过,我来冥界之前,将所有藏书埋在洛阳白马寺东侧的松林里,若是想看,还可以挖出来。不过这两年我可没功夫,你若着急想要,需要自己去挖。时隔多年,也不知还在不在。” 山伯苦笑道:“身在幽冥,哪有出去的机会?” 王梦瞪他一眼:“怎会没有?每年七月,鬼府大开,大家都可以出去,整整一个月,爱上哪上哪!” 山伯心中一震,想起去年鬼节人山人海的情景,暗道:“这么说,再过几个月,我就可以回七襄鬼市看看了!唉,英台去了天界,我回去也是一个人,触景生情,只怕更加难受!” 此时王梦忽然想起了什么,起身去石洞的角落里翻弄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摸出一卷残本,笑道:“这本书给你!” 山伯接过一看,见封面上写着“内圣静坐心法”六个字,翻开看时,却见开篇写着:“儒释道三家静坐,均以心性修养为主。佛家以‘明心见性’为工夫,道家以‘炼心炼性’为头脑,儒家以‘存心养性’为要务。‘存心’者,存其本心也;‘养性’者,养其本性也。心性人与天俱来,无不纯乎至善。故只须存养勿失,勿为后天境地与乎物欲意念所转,便可入于圣地而与天合。‘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矣。’ 读到这里,山伯不由得吃了一惊,道:“看起来这竟是一套‘天人合一’工夫!说得不错,如能‘率性尽性’,扩而充之,就可以与天地参。这样的宝书您从哪里弄来的?” 王梦得意的笑起来,道:“前些年,我在老龙潭庙会闲逛,见一个穷酸在摆地摊。我从里面找到了这本,破破烂烂,也不知为谁所著,下面还有更精彩的呢,你接着往下看!” 于是山伯又接着往下读:“或问:‘心性存养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静而已矣。心之体本静,性体亦然。感于物而动,缘于欲而动,动则失其本,而违于道矣。道不可须臾离,故心不可须臾动。天地万物,生于静而长于静,失于动而亡于动。一动不如一静也。《大易》所谓‘寂然不动’者,所以存其本心,养其性体也。所谓‘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动,则湛然无物;湛然无物,则洞然虚明;洞然虚明,则有感即应,应而遂通矣。其所以能应而遂通者,盖洞然虚明,则灵觉不昧;灵觉不昧,则一神独耀,则无知而知,无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应,而应无不通也。” 读到这里,山伯忍不住跳了起来! “这话讲得太透彻了!从养心,修心,直至明心见性,全在一个‘静‘字!只要能做到寂然不动,湛然无物,洞然虚明,就会感而遂通,通于天地,成为神仙之属!具备呼风唤雨的能力!” 王梦笑嘻嘻的道:“怎么样,这书值多少钱?我当年花了两千金币买的!” 山伯摇头叹息:“大声希夷,如闻!如此美文,堪称无价!前辈您既然买来,为何不照着修持?” 王梦神情一怔,旋即说道:“我当年初到冥界,见到一位金甲神人,蒙他赐以神铲,又传了一套道法,所以就一直修道,无法再改了。再说,儒家的静坐看起来容易,其实很难呢!若非宅心仁厚、宁静守持、天资聪颖之人,很难修得成。我当年杀人太多,一颗心早就乱了,修不得这种单纯静坐的功夫。” 山伯感叹道:“在下受您老之助良多,不知如何报答。” 王梦摇头,面色以整,神情郑重的道:“你可知道,多年以来,有那么多人来到这剥衣亭顶,只有你一个人能进入山洞,这是为什么?” “为何?” “因为你小小年纪,身上就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温文尔雅,如坐春风,这是我当年一直追求却无法做到的。更何况,你身上还带了珍贵的回阳粉,还有这些神木、灵石,我也沾了你的光。修儒不容易,我虽然自己修不成,却希望你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