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2018-04-15 作者: 石楠
第十八章
康沫若很快在机舱找到了她的座位。可她的心情还是难以平静,与父母亲人远别和就要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爱人,别离和重逢两根情弦牵系着她的心,为了平复激动不安的心,她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取出笔记本电脑。这是父亲昨天送她的出国礼物,他刚刚托人从香港买来的,日本的最新出产,可以无线上网,中国还很少有人拥有和使用,父亲专程赶来送她,就是想把这件珍贵礼物交给她。他对她说,我回去就学习电脑,我们就可以网上交流,爸爸就你这个女儿,会想你的,别到了爱人那里就忘了我们哪。
不会的。爸,她说,等我到那边安排好一切,会隔天给你打一次电话,定在香洲吃晚饭的时候,你可要回家陪妈妈吃饭啊,要不就接不到我的电话呢!
好的,你爸记住了。康光然微微笑了下,我一学会打字就申请个邮箱,我们网上写信。中国的电信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前几年手机还称作大哥大,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用得起,就两年时间,现在很多人都在用了,电脑已开始走进家庭,很多人都会上网发电子邮件。东半球与西半球不再是遥不可及。别挂念我,也不用担心你妈,她那么强势,没人能欺负得了她。
只要你不欺负妈,别人是欺负不到我妈的。她诡谲地对父亲一笑,我可有千里眼顺风耳哟!
小坏蛋,父亲爱嗔着她,就只会护你妈,我要妒忌了。
她刚打开笔记本,正想与志理的电脑连接,耳边就响起了空姐的声音,为了大家的安全,请乘客们立即关闭手机和一切电子产品。她只好关闭了笔记本,放回背包中,从背包里拿出一本英文原版的美国作家埃里奇·西格乐的著名畅销小说《爱情故事》,是志理初到美国时寄给她的。这是一本描写哈佛大学学生的小说,讲述富家子弟奥列弗和一位普通面包师女儿简真诚相爱的凄美爱情故事。她是学英文的,知道读原著更能感受英语的魅力,因为任何一个民族语言的生命力和魅力都是通过好的文学作品传承下来的。好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民族语言的载体。她读过好几遍,既是把它当学习英语课本来读,又将它当做学习英语文学语言来学习。每读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感动,她觉得英文虽然没有汉语语言那么细腻优美有魅力,但英语有它独特的优点,与汉语相较,学起来容易得多,只要掌握了基本的东西,就能触类旁通。读原版英文文学作品,比译作有魅力得多。还能有种特别的享受。她又一次走进了奥列弗和简的情爱天地。枯燥的旅途也就变得有趣又有意义起来。当她最后一次从书本上抬起头来,电视屏幕上飞行箭头已射中纽约了,空姐的声音再次传来,说飞机已抵达纽约了,速度正在下降,很快就要降落到肯尼迪机场,要求大家系好安全带。
她的心不由激动起来,一年零三个月的期盼,近五百个日日夜夜的思念,就像商参那样,同天却不能相握相拥,漫长的等待和思念,终于有了抵达尽头的这一天,她的心跳加快了,急不可待了,她真正体会到了“愈近归期愈思归”这句诗的诗意了。她紧盯着舷窗下的美国土地,急切地期盼着与她的爱人紧紧相拥,那急迫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来描绘形容。飞机就在她激动和不安中落到地面。
她想立即站起来,拎上背包奔下舷梯,她刚要解开安全带,空姐就向她走过来说,飞机还没停稳,请您别急,把安全带系好。这是为了您的安全。
这个她还能不知道,只是心里急于要与来接她的丈夫相见情不由己的动作,她的脸倏地红了,说了声对不起,又说了声谢谢,把目光转了过去,注视着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她突然感觉到时间的脚步太慢了,好像停止了那般,飞机本来就误了点,还慢吞吞地滑动,志理一定等急了,他一定比她还急,还要不安呢。飞机就在她忐忑不安中停住了,舷梯推过来了,舱门开了,前面的旅客相继站到了过道上,有了先头的尴尬,她没表现得那么急切,她等坐在靠过道的旅伴站起身,她才起身去开行李箱盖,拿出背包背到背上,跟着前面的人依次出舱,下舷梯,乘上大巴去到候机楼,排队等待出关。
她顺利通过了进入美国的手续,就去行李处等待领取行李。她不眨眼地盯着运送行李的转盘,转了几个轮回,还不见她的大皮箱。她心急如焚,是不是她的行李失落了,飞机上丢失行李的事经常出现,听父亲说过,飞机上还有飞贼,有好几个国际机场都有飞贼,他有次出国,同行的人中有人丢失了放在托运行李箱里的美元,有人丢失了从国外买的首饰,所以她没有把父母给她的美钞放到托运的皮箱中,大皮箱里装的都是日用品和给志理带的衣服,两只大箱超重。她正担心行李出问题的时候,她的一只箱子到了,她使出大力把它拿下来,搬到行李推车上,没过多久,另一只箱子也来了,她悬着的心放下来了。推起行李车快步向出口走去。
她老远就望到了志理,心就狂跳起来,泪水竟然情不自禁地涌满了眼眶,她抬起一只手,透过朦胧的泪光急切地向着他挥舞。
他却没有看到她,似乎在想别的事,目光没有投向涌向出口的汹涌人流。她紧跟着前面的旅伴,仍向他舞着手,喊着他的名字,离他越来越近了,她看清了他,他穿了件深色休闲夹克衫,头戴长舌同色休闲帽,比出国前好像瘦了一点,他的目光游离,看看这里望望那里,没有把心事放在寻找她。她放大声音呼喊着他:志理!左志理!我在这儿哪!
左志理好像一个阖目假寐中的人突然遭遇某种声音撞击而睁开了眼睛,他抬头四下张望了一下,终于看到了她,他不由自主地扬起手与她的手相呼应。她急切地想尽快走到出口,可她不好意思往前挤,只好忍住急切的心情,依次地缓慢地向出口走去,终于来到了他的面前,对他微微一笑说,等急了吧!他回了个微笑,伸手接过她的行李推车,沿着机场出口宽阔的人行道向前推去,走了百米,在一辆轿车边停下来,打开后备箱,把她的行李箱往后备箱里放。她的箱子太大,后备箱只能放下一只,另一只他放进后座,拉开车门,示意她坐到副驾驶位置上。他走到另一边,拉开车门坐到驾驶位子上,发动起汽车。他一句话没说,没有问候,没有微笑,更没有她期盼的热烈拥抱和狂吻,就像她只是上街购物回来,他接过她买的东西拿进屋里似的。十五个月前,他们在首都机场难舍难分,泪水横流,他们的泪水洇湿了一包餐巾纸,还是她率先强制自己止住泪水安慰他说,我的签证会很快办好的,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又会在一起的,这只是小别。下面那句话她不好意思说出口,她想他心里会明白的。阔别重逢,他怎么如此冷静?这与她想象的相见场景完全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莫不是长期的等待挫伤了他的心,变得麻木了,冷了,热不起来了?他不应该是那样的人呢?在她的心里,他是个意志坚定,能吃苦能自制,有远见不怕挫折的人哪,他会因为一年多的等待就失望了?不会的!也许他太想念她了,原本以为再没有希望了,突然的惊喜,他有些不能相信了,不能接受了,就是人们常说的至爱无言吧,爱到深处是无须言语的!她深情地看了他一眼,细声地问,哑巴啦,怎么不说话。
他眼睛看着前方,没有回应她,沉默了一会,大概是觉得再不开口说不过去吧,他拉了拉嘴角,现在开车哪。
这车是你自己的?
他点了下头。
你没跟我说起呀。什么时候买的呀?
两个多月前吧。说完又不说话了。
她是多么希望他跟她说说别后的事哟。怎么哪?她见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憋不住了,侧脸看着他问,你是不是不欢迎我来哪?
他摆了下头说,没有。
这样的回答没能满足她对爱的渴望,她心里还是不快,突然间,她的思绪飞散开去,莫非他遇到了难事,出门在外,又异国他乡,他的自尊心一向很强,有了难处又不愿让他人知道,只能埋在心里,尽管心里期待着与她相聚,可是,怎好一见面就把他内心的不悦向她倾诉呢?只好什么都不说,等待时机吧?她想不出别的缘由,一定是这样的,他不想一见面就让她分担他的烦恼。她这样想着,心里的疑惑也跟着消散了。她把目光投向窗外,打量起沿途飞速后退的景物,不时闪过掩蔽在绿荫中的乡间别墅,低矮的栅栏,偶尔有人在侍弄园子,便就有了异国风情的意会了。
她的视野慢慢扩展开去,房子逐渐变得稠密起来,她想,他们的车子已进入纽约的曼哈顿区。他看了她一眼说,快到我住的地方了。
你们不是住在学校配给的宿舍吗?你说过,哥大是在116街。
我们的宿舍不在校区。
哦!离哥大很远吗?
二十分钟车程。
这么远哪?
这不算远,有的学生还住在郊区呢,开车要一个多小时算是近的了。
我以为就在哥大里面呢。她自言自语般的说,我很小的时候,外公就常在我面前说起哥大,说它是根据英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于1754年成立的私立常春藤盟校,说有3个本科生院和13个研究生院,它的医学、法学和新闻学院都非常有名,出了很多著名的校友。我的两个舅舅和大姨二姨都先后毕业于它的医学院,我儿时就心向往之,考进哥大研究生院,研究世界文学,她神往地说,我学外语,也有这个因素。
你是不是因为这个才嫁给我的?
志理这句话像当头一棒,打蒙了她,她惊讶地转过头盯视着他,你怎么这样看我?难道凭我的实力考不取?
你是有这个实力,但你为何愿意来作陪读,让我不理解,自然就会联想到你不是真爱我,而是爱我哥大访问学者的身份。
他这话太雷人了,她委屈得说不出话,泪水却涌了出来,你你你……你为何还要追求我,跟我结婚?
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了她的眼泪,心不由一揪,慌忙一笑说,逗你玩的,你就当真了!
我不喜欢这种玩笑,这太打击我的自尊了。我愿意以陪读的身份来美国,是不愿与你分开得太久,以为申请陪读签证批得快,谁知等了一年多,我都后悔死了,起初就不该去申请陪读,我爸我妈虽然没说反对我来陪读,可我看出他们的内心是不乐意的。可我们决定了,他们也不好反对。你却开这样的玩笑,太让我不好受了,这种玩笑一点不幽默,不好玩。
对不起。他歉意地笑了下,以后不开这个玩笑,好了。前面转弯就到了。别放在心上呀!他放慢了车速,缓缓地转进朝东方向的街道,开进一座有大铁门的院子,在一幢三层小楼下面把车停下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