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 > 第十五节 阵法革新

第十五节 阵法革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靖再拜曰:深乎!陛下聖慮,已思過半矣。

”此文除了末尾是纯粹马屁以外,说明了当时战术的缺乏,和对兵源的限制。同时也说明了李世民其实并不够明白汉族传统兵法经典的意思,也侧面佐证他的战术多是战场直觉,并不擅长局势分析。

李靖的意思是说,善于领兵的人,是利用军势,而不是利用士兵的优势来调度,因此能够选择合适的兵种而来打造自己的军势。选择合适兵种的意思就是按照兵源的优势来战斗,所以吐蕃肯定是用骑兵,发挥冲锋的优势,汉族肯定是利用弓弩,擅长慢速的战斗。所以我以前统领吐蕃和汉族兵时必须改变旗号和衣装,以便让他们互为弥补。骑兵也有正奇,弩兵也有正齐。

李世民不太清楚,李靖就进一步说:先制作一个表面的局势,让敌人按照这个局势来布兵,这就是其中的策略。

而此书的另外部分呢,则说明当时军队的布阵。因为指挥调度的原因,前后左右军不能离总指挥特别远。这也制约了大型会战的发生。因为,太多人聚集在一起,必须排成很长的队列,无法光靠旗子,鼓声来指挥复杂的战术机动。因此,李世民屡次在唐朝统一战争中使用的战术,都是这样的:劣势步兵在前,拖住对方主力,自己率几千骑兵在敌阵薄弱处冲杀一阵,不用杀多少人,只要冲散阵型,就没有不大胜的。

按照李靖的体系,李世民的步兵,别人以为是正兵,其实是奇兵,因为他的作用其实是让对手露出破绽。而自己的骑兵,其实是正兵,因为他就是靠这个来决定胜败的。

古代的侦查效率低下,指挥笨拙,因此才会给李世民留下这样的机会。如果他遇到的是训练有素的比如马其顿,罗马时代的方阵军团,恐怕是讨不了好!

他们对波斯帝国的胜利,充分说明了步兵是可以有效战胜骑兵的。而岳飞的步兵也是把金兀术的重装骑兵杀的找不着北。

所谓时事造英雄,正是因为此。

而这一次为了准备都高丽的战争,李志要对当时传统的战阵做出改革!

李靖发明的六花战阵,是一种外方内圆,可以以五种变化,方,圆,曲,直,锐的战阵。它和古代的九宫格阵不同,是从诸葛亮的八卦阵修改而来。

比如,有一块一千二百步乘以一千二百步的阵地,李靖会将它分成四百步(600米)乘四百步的小方阵,分为东西两厢,其中六块是列兵的,剩下的三块是空地,留作战斗或者是调度。

每一阵分五千人,其中一个为营,剩下的五个,可以各自做五种阵型的变化,总共二十五种变化。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做这么多变化。临场的指挥,都是前军为正,以枪盾兵结成防御,多为方圆阵。用处就是“陷”,就是指能够控制住冲击的兵力,能够利用兵种的特性,将敌人的冲击力控制住,让阵地胶着。曹操的兵书,《新书》,将骑兵分为战骑,陷骑,游骑,作为了三种骑兵的作用,分别为正面战斗,预备队和突击队。

正面御敌的,当然以枪盾兵为佳。很简单,防御高,能抗骑兵的冲击。而预备队,则用刀盾手,或者太刀手都可以,攻击力足够高,dps钢钢的。

突击队,在唐朝必须是弓骑兵,没有之一。。。

考虑到指挥习惯和军官的素质,阵法并没有很大的改变的余地。

不过,配合,是可以用战术推演的。比如战场地形,敌军装备和军力配备,突击队可以和本阵不放在一起,本阵指挥官和突击队的指挥官约定信号出击,如此等等。而阵型也可以在抵达交战场地之前,分别布置好。狙击战,遭遇战,包围战等不同的战术目标,也会影响行军布阵的选择。

李志的终极目标,是使用罗马枪盾兵作为正兵,列队正面战线。第二条战线可以使用板甲的双手剑士,类似于陌刀,斩杀起来人马俱碎,推进和dps效果无敌,适合硬仗。即便没有板甲,双手剑的战力,是大于当时的唐直太刀的。也可以使用掷弹兵,维京刀盾兵。主要视乎对方的火力配备如何。

第三条战线则没有比骑兵更好的选择。武器会选择蒙古弯刀的改型,斯拉夫马刀加上骑弓。

说到斯拉夫马刀和骑弓,现在俄罗斯和东欧各地,还有着蒙古时代的战争艺术的保留。单手马刀的决斗,可以耍的华丽无比。而时至今日当地还有反曲弓的速射比赛,一次从箭筒拿一只甚至两只箭,射速可以到每2秒一发。非常有趣,只是不知道他们管这招叫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