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小说 > 大唐之理工天下 > 第十四节 活字印刷

第十四节 活字印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编篡教材和字典花费了李志和王语嫣很长的时间,他们从早忙到晚,也是将将在年底之前完成了这些工作。而善水通讯,作为善水教的官方传媒,则是每个月发一期,每期制四个版面。主要内容是善水教发展情况,总坛法令,各地气候,新闻,朝廷公文的内容摘抄(邸报的摘录),农业小知识,劝人向善的类似于《青年文摘》式的鸡汤文,以及类似于《故事会》的平民文学。善水教法事的主要内容便是宣读文章,发放善水通讯的印刷本。

善水通讯的印刷量随着铜活字和油墨的改进,提高到了每期三万份,成本按三分一文计算,也达到了十贯钱。教徒免费取阅。外地销售则是每份5文,即便如此,也是每期售罄。

于此同时,马辉的摆钟,则在长安和洛阳投入了销售,富裕的官员士绅,纷纷争先购入,每个月生产量控制在十台,单台售价都超过了四十贯。因此,李志的财政状况非但没有恶化,反而更好了。

而随着新式冲天炉在唐县的投产,一百台水锤泵的任务也提前完成,总坛位置下的六千亩土地,已经都经过水泥密封式蓄水池和毛竹管道,建立了节水灌溉系统。而新加入的约四百户,两千口教众,将耕种这六千亩土地。由于推行精耕细作,人均耕种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仅为5亩。

李志希望他们能运用蒙学启蒙上的农学知识,将产量提高到2石每亩,赶上江南的水平,实现大丰收。这样,这四百户和两千人,有三分之一是儿童,他们将来都是善水教无比珍贵的火种。善水教的教长,首要能力,就是组织和运营能力,能让教民的互助合作,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会内部,允许有私有财产,产量也分到个人,但是提倡生产工具共同使用,共同劳动,共同耕作。当某家人的劳力要服兵役时,不服役的家庭会发扬精神,主动替他做农活,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等到年底的时候,李志着一车车教材和报纸被打包运走,心中浮起无尽的喜悦。年关将近,过年以后,就是贞观十九年春,李世民此刻现在正在洛阳,组织军粮的转运。三月,大军就将沿驿道北上,经过定州,范阳,幽州,沿辽东道向辽阳,安市方面进军。

为了让土制手榴弹能够在战场上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训练是不行的。因此,李志在冬日农闲时,组织了定州的三个军府以及东宫卫率,组织了土制手榴弹的训练。有八百名身强体壮,善于投掷的士兵,组成了一只临时的掷弹兵。而除了手榴弹以外,爆破炸药包针对城墙的爆破作业也经过了四五次模拟训练。

李志自己的刀法,也已经略有小成。和卫士的对练,也已经到了互有攻守的程度。基本上,一般的小必杀技,也奈何不了李志了。

他自己虽然没有学会必杀,但是他的组合技确实凶悍异常。因为在练刀初期,他总是可以无所顾忌的攻击,因此他养成了注重攻击的斗剑风格。而并非是说,他的防守技术就是输于攻击,而是说,他的战斗风格中,有“优先和强化攻击”的策略。

他的防守反击,更是犀利无比。在军中,能够和他对攻而讨到便宜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

比如,上一场斗剑,便是他和尉迟夺之间的战斗。因为尉迟夺的武力值实在是很高,因此他也只是锻炼技术,而非求胜。

两人穿好护具,很熟络的就开始互攻。尉迟夺的力量占有了绝对上风,但是李志的速度和反应在近战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优势。面对尉迟夺这样强大的敌人,李志在接近战斗距离时,必须非常迅速的改变位置。

要知道有一次被尉迟夺的重刀劈中,他整个人都被劈飞出去。木刀也是断成两截。那样的力量,可不是闹着玩的!

因此,一旦接近以后,要么迅速脱离,要么进一步贴近。李志最常用的是粘字诀。贴近以后,刀身紧追着尉迟夺的刀身而去,不给他发力的空间,打乱他的节奏。

可是尉迟夺哪是那么好相与的。他力大无比,单手就能抡圆马槊,因此他单手持刀就可以把李志贴上来的刀磕的双臂发麻……于是李志又只能躲开他的刀路。简直就是狼狈不堪。

但他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他在躲闪之际,赌博式的盲刺,偶尔也能命中,只是多半力道不足,对尉迟这畜生一样的体格可以忽略罢了。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李志的刀势得到了极大的锤炼。哪怕是极糟的劣势之下,他也能稳定心态,调整动作,伺机反击。

因为他就要开赴辽东战场了!这样总算有了自保的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