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巩固新占领区(二)
(中国一词就是从民国时期开始出现的,现在我也让这个词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
“还有就是民生问题,一个在那里的生活水平,要比我们在内地生活的要好的多,人们才愿意去,不过这要看那里的产出是不是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总理冯国璋说道:“那里的产出没有问题,如果光是说那里的粮食,那是不行的,要是说那里的资源,它本身养个几亿人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好说了,再不行我们的中央财政也可以先补贴一部分,等它们以后好了再还也是可以的。”
负责工业生产的严伯玉是知道李振华的一些想法的,他接着说道:“对于新区的情况,我们现在还不太熟悉,我们要尽快地进行调查和了解,有多少煤矿、铁矿、森林还有其它的矿产,我们要进行摸底,只有清楚了解了那里的情况,工作就有了目的性,要不然工作好像是没有方向。”
风玉清也说道:“那里的犹太人和原来的俄罗斯并不是一心的,现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那也是可以利用一个方面,同时从他们当中也可以发现一些有用的人,让他们可以直接为我们服务了。”
赵虹燕说道:“关于那里的工业布局也要考虑到,现在要有一个规划,不要弄的以后再感觉到不合理了,再费手脚,那就是一种浪费。”
段琪瑞说道:“我们的一些老兵也可以就地转业,直接就参加那里的生产建设,然后就在那里成家立业也就可以了。**(..)反正老毛子那里的女人多,男人少让他们都娶个俄罗斯族的女人,也不错,即分化了他们,也直接增加了我们汉族人的比例。”段琪瑞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要知道战士复员和军官的转业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那是需要大把的银子的,现在要是可以在当地解决可就能省不少的军费的。
盛宣怀说道:“一些今年毕业的学生,也可以动员一下让他们到那里去工作。艰苦的地方可以锻炼人,相信很快就会有一些青年人,能够独挡一面了。”
好啊,就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招数都想出来了。这些人们也真能想啊,后世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支边青年一说,后来的文革后期的知青上山下乡,最早是王震将军的几十万部队。集体转业成为了新疆的生产建设兵团,看来就是当时国家发展的需要,不过不能让那些人生活的太困难了,要让他们的生活好一些才行啊,李振华在自己的心里说道。
冯国璋看向了财政部长金城:“我们的财神爷说一下,我们可以拿出多少资金用于边疆的建设?”
“这是一项计划外的工作,我们现在只能拿出二十亿,用于新区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