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四句千古传(2)
星月西落,东方已经能到金星的身影。
吕大忠在冬日凌晨的夜风中,眨了眨酸涩的眼睛。不意稍作探讨,就已经是一夜过去。他的年纪还在张载之上,精力不济。虽然年纪大了,睡眠自然会减少,但今夜消耗脑力过甚,却是头都疼了起来,分外感到疲累,远远比不上年轻人的耐力。
“觉得如何?”吕大钧走在身边,在旁问着兄长。
“很有些意思。”吕大忠放下***着太阳穴的手,“至少今天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树上的李子会掉下来。”
吕大临却道:“万有引力之说只是臆测而已,非有实证,且一时无法确认。”
吕氏三兄弟同往居所走去,还不忘说着方才在张载书房中的讨论。
“对,的确韩冈说不一定是正确的……”吕大忠对弟弟道,“但此前又有何人将李子落地拿出来钻研?几千年来,都是视为平常之事,从未根究其理。如果韩玉昆的这一假说,能带动得起世间治学开始讲究起格物致知,即便最后证明是错的,也已经是善莫大焉。”
“何况韩冈推导得还是很有道理。凡物无力则不动,这一点谁都知道,推车的车夫比我等还要清楚。至于‘如果无力改变,将会永远保持现有的状态’……”吕大钧说得很慢,显然这种说法让他觉得很拗口,要不是韩冈在给张载的书信中已经提到了不少次,他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韩冈的这一条定律,也可以说是没有错。冬日渭水之上,常常能到实证,如果没有……阻力,冰面上的行人、车辆当是能永远的滑行下去。”
“既然这一条定律得到确认,那么树上的李子落地,丢上天的石头总会回来,其中必然也是有力存在,也就是万有引力。”吕大忠接口,“李子、石块只是眼前的小物。日月星宿,包括脚下的大地……或者按韩冈的说法叫做地球,都是靠着万有引力而维持着互相绕动。”
三人中,虽然对韩冈万有引力的说法存有疑问,没有全盘接受,甚至吕大临更是全然反对。但对于韩冈今夜涉及的天文之说,他们却是没有一口加以否决。
因为张载的宇宙观便是上承着旧时的‘宣夜说’。万物皆气所凝,‘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大地也是气积而成。至于地圆之说,早有明证,天圆地方也只是错讹,士林中的有识之士,无不是接受了大地为圆的说法。
韩冈的几个见解,本也是吕大忠他们日常所秉持的观点而已。只有月绕地而行,地绕日而动,金木水火土五行星也是与大地等同,这一条让他们暂时无法接受。
“不过韩玉昆的这个说法,就能解释了为何五星会逆行。绕行之速各个不同。就像两匹奔马,后马追过前马,返身去,被追过去的前马便等于是在后退了。”
“也可以说明为何水、金二星,始终近日而不偏离。”
吕大忠和吕大钧一搭一唱的说着。金星、水星永远都在太阳附近,所以金星有启明、长庚两个名字,而水星更是长久的被遮挡在太阳的光辉之中,很少能被人见到。在过去,没有什么人去解说其中缘由,只有韩冈,大概是因为要格物的关系,所以盯了上去。
说起来,韩冈的观点虽然特别,让人一时无法理解,但却能很好的解释他们所知的一些天文学的现象。
吕大忠、吕大钧都是为此而深思,而不是一口否定。
“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难道真有所谓的天授之才?”吕大忠半开玩笑的说道。
“‘生而知之’那可得是圣人!韩冈却还差得远。”吕大钧摇了摇头。“但先生所言的‘大其心’,旁人难以为之,韩冈却是做了个十足十。”
吕大忠为之失笑,如果只韩冈的一番言辞,竟然事涉日月星辰,可见‘大其心’已经到了狂妄的地步。只是一转念,吕大临便是沉着脸,不开腔。
吕大钧走了一阵,见到吕大临的脸色,便奇怪的问着:“怎么了?”
吕大临摇了摇头,“只是觉得大道非在此处。”
吕大忠则回道:“大道本就存在天地万物之中。如果想追寻大道,就必须去了解万物。”
“且不说这些,格物之说总是尚显粗浅,力学三律还没有得到更多的实证,现在韩冈所阐述的不过是些残章断简,要想最终确立吾道之地位,不是三五十年就能解决。”
而吕大钧却道:“不知大哥没有没有出来,总觉得韩玉昆在这格物之说上,藏着掖着呢。就如今日,好像也只说了一半。”
“他自己也没有把握,只能将已经可以确定拿出来。”吕大忠猜测着韩冈的心思。
吕大临冷笑道:“不拿出来推敲,还想靠着一人之力,就将其全数推演出来不成。”
吕大钧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