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说起来,裴家的这个女儿并不是十分合适的皇后人选。薛辽当初会立她为后,也并不像大多数人以为的那样,是因裴皇后的容貌与已故太子妃有几分相似。
已故太子妃解氏贤德贞烈,雍容大度,更为他育有两儿一女。在他心目中,解氏是完美无缺的,这天底下亦没有哪个女人能比得上解氏。
他并非贪图颜色的昏君淫主,又怎会只凭外表选立皇后?
立裴家女儿为后,其实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在遭到圈禁的那十年间,暗中帮扶襄助他的人不在少数。没有这些人,他根本活不到重见天日的那一刻。
也许在暗中帮扶他的时候,这些人并无太多私欲,一心只考虑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随着他登基为帝,他们想法也跟着多了起来。个个以开朝功臣自居,只是为官做宰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官职稍小一些的想做大,官职大一些的想集权,三阁六部的更是野心勃勃,连他这皇帝都想捏在手心里。
他们的理由很是冠冕堂皇,说这是辅君监国,免得他重蹈覆辙,走上先帝的老路,将大晋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们“辅君监国”的主要手段,就是往他身边送女人,皇后的位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的必争之地。每一个都想要,每一个都千方百计要送了自家的女儿进中宫。打着先掌管后廷,再通过后廷涉入朝政,控制他这一国之君的算盘。
他曾以先帝驾崩不足一年,要为先帝守孝为由推脱,不肯马上立后。那些重臣便搬出许多大道理,说什么守孝固然应该,然圣上乃一国之君,凡事都要以江山为重。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方能治国,如今后位空虚,无人为圣上打理后宫,圣上岂能安心治国?
还说什么立后与守孝并不冲突,臣等相信圣上绝非沉迷酒色的昏聩之君,必然能够做到两者兼顾。希望圣上尽快确立皇后人选,以安臣民之心,云云。
他只有一张嘴,怎辩得过那群动辄拿江山黎民说事儿的大臣?无奈之下,只得同意立后。可要立哪一家的女儿为后,又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他初登帝位,根基未稳,最怕的不是朝臣们结党,甭管他们分成几派,只要他们势力均衡,能够相互牵制,他便可以利用他们之间的争斗,坐收一份渔翁之利。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叫其中的某股势力一家独大,那才是最可怕的。
是以皇后绝不能出自这几个派势的朝臣家中,否则就等于他这皇帝公然站了队,送给某股势力一家独大的天赐良机。
裴之焕父子二人跟那些从一开始扶助他的朝臣不一样,先帝在时,他们对先帝可是忠心耿耿的。眼见先帝不行了,也不知从哪儿得到他即将起复的消息,抓住时机卖了一个不小的功劳给他。自此摇身一变,成为他的追随之臣。
那些从一开始襄助他的人自认功高齐天,根本不屑与裴之焕父子这种见风使舵、善于钻营的卑鄙小人为伍。而裴之焕父子天生擅长且只擅长在夹缝之中生存,亦不愿与人结党。也不知聪明还是盲目,他们只忠诚于位置最高的那个人,不管那个人是否实权在握。
薛辽正是看中他们不与人结党这一点,才动了立裴家女儿为后的心思。也是上天有助,这裴家女儿的容貌与已故太子妃有些相似,恰好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理由和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