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小说 > 博弈初唐 > 21、并州誓师

21、并州誓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曾经有历史学家评价说,西汉王莽篡位后,所推行的其实是一种“初级社会主义”制度。按照这一观点,李渊当初那前所未有的爱民举措,是否也与我国当前的“低保”政策类似?

当然,那些全是题外话,还是留给众多史学家去探讨吧。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李渊此举无疑与杨广的残酷统治形成了鲜明对比,一经公示,百姓无不千恩万谢,奔走相告,异口同声颂扬他功德无量。这,当然也是他希望获得的评价,假如还是沿用杨广那一套,哪来的号召力?

获得了民众拥戴,仅仅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李渊懂得,接下来,还得趁热打铁,大量网罗民间精英充实兵力,充实各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才能将刚刚建立的政权逐步巩固。本着这一基本思路,他再度下令广贴告示,诚征各路能人异士加盟官府,凡有一技之长,有能力从军从政者,来者不拒,进而视各人所长封官赏职,一次性封官达一千多人,从而吸纳了不少各有专长的人才,也确保了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该做的当然是继续扩大战果,只是,再度发兵,却不能老用一个借口吧?新的进军方向,进军口号,无疑成了李渊又一件大费心神的事。他心里明白,要想顺利解开这一难题,还得群策群力,广泛征求众官的看法。

“以当下大势论,唐公身为皇亲,基业初创,为免树大招风,如过早建立国号,公开与朝廷分庭抗礼,显然很不明智!”刘文静应声而出说,“再说,四面敌军多如过江之鲫,北有刘武周与突厥,东有河北窦建德,南有河南李密……没一个不是野心勃勃且颇具实力之辈,短期内,理当尽量确保彼此相安无事,避免正面冲突!”

“如此说来,我军暂时只能按兵不动了?”李渊忍耐不住发问。

“不!”刘文静进一步分析,“杨广弑父诛兄,残暴不仁,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天下人大多恨不能将他碎尸万段!唐公务必从这方面入手,既注重韬光养晦,且须旗帜鲜明,高举讨伐暴君杨广谋逆大罪旗帜,紧抓时机,西入关中,夺取长安,作为根基之地。”

“说来说去,还是公开造反,直接与杨广冲突!”裴寂冷不丁插嘴,“既然是这样,唐公何不早日建立国号,大张旗鼓与他一决高下!”

“建国与否,两者的效果可说是大相径庭,”刘文静说着用力打了个手势,“至少,不建国号,唐公可以更加师出有名!”

“师出有名?刘大人不妨详细说一说!”裴寂一怔,不由暗自嘀咕,哪朝哪代臣子造反,还能堂而皇之“师出有名”,真是太有意思了!

“眼下最为可行之计,莫过于遥尊代王杨侑为帝,以显唐公一心为国,一切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公忠精神!”刘文静始终不慌不忙,每一句话还是有板有眼,“代王杨侑是杨广嫡孙,如今住在长安,大军西进,迎立代王,谁敢说不是一种名正言顺之举!”

迎立代王?这借口的确有几分新鲜!试想想,代王杨侑无非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并且远在长安,具体长什么模样,是胖是瘦,是高是矮,在座者恐怕还没人见识过,如今居然可以遥借他的名号掩盖天下人耳目,这种出人意外的奇思妙想,还真不是一般庸常之辈敢于想象的!李渊与众官一听,虽然感觉不可思议,却无一提出异议。

裴寂心中尽管还是有几分不服,但既然起兵的事势在必行,除此以外,也实在找不到更加合适的借口,他还能说什么?

大业十三年七月吉日,李渊高筑祭坛,大会三军,令人从狱中提出王威、高君雅,当众斩首,用二人首级祭奠帅旗,隆重誓师。

随后,李渊自称特别大将军,封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指挥大都督,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陇西、敦煌二地均属秦凉地区,是李家先祖凉武昭王李暠领地,李渊分封二子为陇西公、敦煌公,显然是包含着立志光复祖业之意)、右指挥大都督,四子李元吉为齐公,并州郡守,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与温大雅为记室,武士彠为铠曹,刘政会、崔善为、张道源为户曹,姜暮为司功参军,殷开山为府掾,长孙顺德、司马世绪、刘弘基、夏侯端、窦琮、王长谐、姜宝谊、阳屯等将为左右统军,女婿柴绍为右指挥府长史,刘世龙任西河通守。

与此同时,李渊还令人广发檄文,逐条逐项声讨杨广种种罪行,声称立代王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即日发兵西征。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