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是有备而来,而且准备相当充分,整个计划也非常周密。
到了这会儿,即便是最迟钝的人也反应过来了,皇上连几十年前的旧事都挖出来,显然是打算遵循士大夫的行动模式,给大伙儿致命一击,谋逆的大罪只是用来吓唬人的。
可是,即便明白了他的手段,又能如何应对呢?
也不知锦衣卫用了什么手段,连刘大夏那般暴烈的脾气都被修理得服服帖帖的。要知道,这老头的硬气和顽固不是吹出来的,包括刘健、汪直在内,被他顶撞过的上官权臣不知道有多少,又怎么会是个易与的?
可现在被判决为传首九边,他居然就只是抬了一下头,然后就象认命了似的没动静了,连句话都没说一声。而顾佐虽然不如刘大夏强硬,判决也不过是抄家斩首,可他也不应该这么无动于衷吧?
“陛下,老臣如今年事已高,时常有精力不济之感,加之教子无法,导致祸乱地方,兼之家中不宁……请求皇上恩典,准许老臣告老还乡。”第一个有所动作的是张敷华,老头一个激灵就跪下了,然后就是老泪纵横的向正德祈求致仕。
虽然还搞不清楚皇上为什么第一个找上自己,可张敷华却不想步了刘、顾的后尘,他也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哪受得了那种折腾啊?好在正德收罗他的罪状不算大,至不济死个儿子就能了结,这个时候不急流勇退,更待何时?
作为左都御史,其实他的口才比自家弟子强多了,之所以刚刚没有反驳,就是不想跟正德闹得太僵不好下台,此时见正德已然亮剑,他哪里还敢坚持?
“准奏。”正德轻飘飘的扔出两个字,张敷华欣慰之余,更是心酸。
所谓:君以恩御臣,臣以义事君,贪以是息,而让以是作。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大臣要告老,不管心里怎么想,可皇帝一般都是要挽留一番的,然后臣子坚请,皇帝再留,如是几番之后,这才完事儿。
事情定下来之后,皇帝一般还会给告老的官员封个大红包什么的,作为养老之用。当然,一般来说,这点小钱也不放在告老之人的眼里,可这个红包的大小可是关系着自己受到的圣眷如何,却也是轻忽不得的。
眼见正德除了准奏俩字就没有下文了,张敷华心中了然,虽然这也意味着皇上不会继续追究,让他死里逃生;可这也同样意味着,皇上跟他一刀两断,恩断义绝了,张家以后再想出仕,怕是要艰难得多了,这这能让他不心酸呢?
可也没办法了,这样的情形下,能保住身家姓命就不错了。
尽管众人都对张敷华的壮士断腕暗自敬佩,可象他这么有魄力和勇气的人并不多,穷经皓首几十年,一朝化为乌有,谁能舍得啊?何况,张大人那是首当其冲,压力太大,他让开之后,到底是法不责众,还是皇上另有目标还不好说,大伙儿总得观望一下吧?
“既然张爱卿致仕,都察院这么重要的地方也不能没人掌管,所以,朕决定任命谢宏为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为朕审视政事得失,民生利弊,以及纠弹百官歼贪污绩。”正德又是施施然的下了新的旨意。
正德今天给朝臣们带来的惊奇太多,哪怕他下的旨意再怎么怪异,也不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可听了正德这句话,百官恍然大悟之余,又尽是茫然失措。
他们原本就想到了,皇上给谢宏的封赏肯定不会低了,封公侯子爵,又或升官,甚至于让他入朝做个工部尚书,这都在众人的预想之中。
可大家都只猜中了开头,结尾却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搞了半天,皇上追着张敷华穷追猛打,是为了给他的心腹腾位置,可为什么是左都御史这个职位呢?
若是在几个月前,朝臣们巴不得谢宏从南镇抚司出来,然后入朝任职呢,哪怕九卿之一也不要紧。可今时不同往曰,如今京城的武装力量已经全都在正德和谢宏手里了,即使谢宏入朝之后出了什么纰漏,也没人能把他先斩后奏,他入朝反而成了一种威胁。
这威胁还相当不小,今天单是皇上一个人风闻就已经很可怕了,而皇上刚刚翻阅的,显然谢宏不知从哪里收集来的黑材料,要是谢宏执掌了都察院,然后以言官攻讦百官,那得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光是想想就已经很可怕了。
“各位大人,本官左都御史谢宏,以后我等同朝为官,还要各位多多照应啊。”百官正在原地倒抽冷气呢,却冷不防听到一个让他们既熟悉、又痛恨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谢宏不知道什么时候进了太和殿,正笑嘻嘻的跟人打招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