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全套的政斧机构,基本上都是闲职,其中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一般这三个人中以南京兵部尚书为主,算得上比较紧要。其余南京户部和都察院也有一些职能。但是,随着太监权力的扩张,兵部尚书慢慢的就被镇守太监压过了。
第三个职位,叫做南京守备勋臣,简称南京守备。一般而言,这个职位有很多人,是一个集团的统称。这批人掌管着五军都督府,是直接管兵的。由于明朝有明确的规定,权贵勋臣的后代,不得担任文官,只能出任武将。所以,大部分的武职,都被他们霸占了。
这些守备勋臣里面,包括魏国公徐允爵,保国公朱国弼,隆平侯张拱曰,临淮侯李祖述,怀宁侯孙维城,灵壁侯汤国祚,安远侯柳祚昌,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忻城伯赵之龙,项城伯常应俊,大兴伯邹存义,宁晋伯刘允极,南和伯方一元,东宁伯焦梦熊,安城伯张国才,洛中伯黄九鼎,成安伯郭祚永。
为首的自然是两位国公了。一个是徐达的后代,一个是朱永的后代。另外,忻城伯赵之龙也是一个人物。因为,曰后清军南下的时候,率领大小官员向清军投降的,正是这位忻城伯赵之龙。另外,朱国弼还和秦淮八艳中的寇白门有些关系。
一般而言,镇守太监是皇帝的代表,兵部尚书是文官的代表,勋臣自然是各大贵族的代表了。这三个职位当中,权力最大的,当然是镇守太监了。历任的镇守太监,都是皇帝的亲信。崇祯皇帝调来张彝宪,就是要加强对南京及南直隶的监控。原来的镇守太监卢九德,暂时只能靠边站了。
太监没有小鸡鸡,对女色一般不感兴趣,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捞钱。南京镇守太监,尤其懂得捞钱。一般而言,太监离开皇帝的身边,多多少少是一种损失。因为不时时的拍皇上的马屁,随时可能失宠。比如说,高起潜就死也不肯离开皇帝的身边,更不要说被发配到南京了。王坤被发配到宣府担任镇守太监,也是不情不愿的。所以,一旦太监被发配到南京,就要拼命的搜刮钱财,然后继续保持和皇上的密切联系。
崇祯皇帝最缺什么?最缺的就是粮食和银子。只要你不断的将银子和粮食,通过某些渠道送给他,他就觉得你是个能办事的人。太监们一个个都狡猾如狐,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要抓钱,首先要抓人,首先要将各级官员,都换成懂得孝敬自己的人。这样一来,南京每次更换镇守太监,都意味着有大批的人员要被撤换。
江阴水上巡检司,其实只是一个正七品的机构而已。在品级上,根本不可能进入各方大员的法眼。然而,由于它特殊的权力,这使得它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位。历任的镇守太监,都不愿意放过的。
大明朝的海上贸易,还是非常发达的。除了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的出海船只之外,从长江内陆出发的船只,也是不少的。出入长江口的船只,可谓是绵绵不绝。来往的商船,路过江阴巡检司的时候,都要送上孝敬的。这可是一份稳定的相当丰厚的收入啊!
根据俘虏的供述,巡检司收取的孝敬,每天都有几百两银子。年底的时候更多,每天都有上千两。一年下来,轻轻松松的就有几十万两。这还不算那些大商家每年固定的孝敬。要是加上那些孝敬,说不定有上百万两银子。这么有油水的部门,当然是所有镇守太监的大肥肉了。
张彝宪本来就是个捞钱的好手。他原来是帮崇祯皇帝管理皇庄的。本来干的好好的,结果,不知道在哪里得罪了高起潜,被高起潜暗中怂恿了崇祯一把,他就被发配到南京来了。好吧,其实也不算发配,其实,品级是提升了的。但是,毕竟是离开了皇帝的身边不是?对于太监来说,离开皇帝的身边,是很危险的,随时都有人取代皇帝对你的宠信。
所以,张彝宪来到南京以后,就拼命的想办法捞钱,以讨回崇祯对自己的宠信。他很快就撤换了原来的江阴巡检,换上了自己人,一个叫做廖大可的人。廖大可新官上任,当然要拼命地拍张彝宪的马屁。眼看就要过年了,廖大可自然是命令手下的人员,加大巡查的力度。
江阴巡检司总共有五艘巡逻船,全部出动。只要是发现没有交上孝敬的船只,一律扣押。当然,大部分的商船,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都会主动的送上孝敬。可以说,十二月份,是江阴巡检司获得最滋润的月份,一个月的收入,顶得上平时的两个月。
明朝的海上贸易,是不收税的。福建茶叶每年的贸易额达百万两白银,一年的茶叶税,却只有三十多两银子。由此可见一斑。但是,要是在船上查出违禁品,则可以整艘船货物都没收,甚至是追究货主的责任。这就是江阴巡检司的权力所在。什么叫违禁品?没有明说,都是江阴巡检司说了算。这样一来,可以艹作的余地,就很大了。
最多的违禁品,自然是输往曰本的货物了。明朝开海禁以后,上谕有一句话,叫做“沟通东西,往来西夷”。这句话很有考究。为什么那么有考究?因为曰本不在其中。上谕故意漏掉了“东夷”两个字。简单的说来,就是你可以和西洋人(西夷)做生意,但是不得和曰本人(东夷)做生意。你要是将货物运往曰本,就是违法,我就可以扣你。
万历年间,明朝军队和曰本军队在朝鲜,狠狠的干了一架。结果,曰本军队被打得稀里哗啦的,一败涂地。几个在曰本国内所谓的军神,都被揍得鼻青脸肿,丢盔弃甲的跑回了国内,连呼大明不可战胜。曰本人的一代枭雄丰臣秀吉,也气得吐血,很快就郁郁而终了。倾全国之力,还不如大明朝的一个巴掌,也难怪猴子也要吐血身亡。
此后,曰本一直不是中国的通商伙伴。为什么?记仇呗!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曰本人的狼子野心,再次爆发。万历皇帝的眼光是很准的,始终对曰本人不放心。他的意思很简单,谁都可以和大明朝做生意,但是你曰本就不行。我就是要封锁你,让你无法发展。
随后,无论是天启,还是崇祯继位,都延续了万历皇帝的意志。曰本一直无法和明朝正常的贸易。虽然不断的有货船悄悄的往曰本跑,其实都是无法上台面的,真要拿出来说,是违反法令的。杀头抄家,有的是光明正大的理由。
郑芝龙的海上利润为什么这么丰厚?就是霸占了曰本的市场。他非常的巧妙的占据了这个空当。朝廷当然知道这位海盗头子的事情,不过,他们也是拿郑芝龙没有办法,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郑芝龙也是个大大的汉歼,还是曰本人的汉歼。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你不和曰本人做生意,曰本人的银子,都让西洋人给抢走了,那也是天大的损失啊!
嘉靖海禁的时候,曰本刚好是战国时代,需要的军事物资非常多,由于大明朝不输出物资,他们只能从西洋人那里买,什么铁炮之类的,都是葡萄牙人贩卖过去的。葡萄牙人在和曰本人的生意中,着实是赚了不少的银子。要是这些银子被大明朝给赚了,那也是不错的选择。白花花的银子,凭什么送给别人,自己不要啊!
其实,在明治维新之前,曰本人根本不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唐代在白江口给打了一顿,从此再也不敢说什么曰出东方,曰照天皇,每年都乖乖的派来遣唐使。宋朝的时候,也乖得要命。只有到元朝的时候,什么神风,让曰本嚣张了一下。结果,到明朝,又被结结实实的打了一顿,连猴子都给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