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小说 > 清末 > 第三十六章 买地

第三十六章 买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徐卫火了,至少在长沙城火了,这年头有两家不能得罪,一个是官府,另一个是洋人,无论是西洋还是东洋,就连官府都不敢招惹他们。

俗话说一百年不死都是新闻,长沙城终于出现了一个牛气的人,不仅官府上赶着巴结,就连洋人也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最振奋人心的就是徐卫把一直牛气熏天的日本领事骂了,而且还是白骂,转天还得舔着脸上门找骂。

这次日本领事就是找骂也找不到人了,周围的邻居听到徐卫的英雄事迹后都和看大马猴似的拜访这个名人,为了避免麻烦,徐卫直接躲了出去。

当然不是徐卫一个人出门,他先到客栈接了在客栈内无所事事的耿文倩和依伦姐妹,尤其是依伦姐妹一直对将自己与徐卫分开非常不满。

除了自己雇佣的二十名军人,徐卫将自己带来的所有的人都领了出去,虽然长沙城已经习惯了洋人的存在,但是一个中国人带着洋婆子逛街还是没见过的,尤其是里面还有两个小洋婆子,引起了路人的驻足围观。

古色古香的长沙城有着两千年的历史,可惜在后世被一场文夕大火给烧的精光。

现在的长沙城大多都是一些木制的建筑,门面房一个接着一个,街上的人川流不息,甚是繁华,甚至徐卫还发现了一座发电厂,不过已经歇业倒闭了。

徐卫之所以注意这些对长沙人来说还是比较新鲜的工业设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这次回国除了招募人手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长沙开设工厂。

徐家在长沙算得上名门望族,在自己家门口开设工厂有很大的主场优势,不仅长沙各地的地方官员给徐家面子,就连本地的地头蛇也不敢扎刺,因为徐家不是过江龙,而是盘踞在长沙的卧龙,最主要的是徐家在长沙有很强的百姓基础,长沙府周围的百姓都相信并拥护徐家。

另外长沙府位于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从湘江可以溯流而上进入长江主干道,而长沙府内河流大都属湘江水系,支流河长五公里以上的有三百零二条,其中湘江流域二百八十九条,形成相当完整的水系,河网密布全市。

这年头中国真正的公路一条也没有,铁路也是一小段一小段,根本达不到交通的要求,水运便利才是王道,这也是为什么湘江边有这么多的码头和洋行。

在矿产方面,长沙府东部位于是我国重要铜多金属的成矿带上,全境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比较齐全,可称之为“非金属矿之乡”。

后世已发现的矿产多达六十一种,探明有储量的矿种四十一种,在国家确定的四十五种主要矿产中有二十三种,列入十五种支柱性重要矿产中有十种,共发现各类矿床二百九十二处,其中规模大型矿床七处,中型矿床二十七处,小型矿床九十四处,矿点一百六十五处,铜矿、硫铁矿资源储量居全省之首,磷矿、银矿、耐火粘土、重晶石、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六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省前列,是个不可多得风水宝地。

虽然此时的长沙各个矿藏还没来得及开发,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占很大比例的煤矿,但是长沙府濒临江西,江西萍乡的矿此时已经名誉全国,完全可以供给自己所需。

对于自己看到的那个小型的发电厂,经过徐卫多方打探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原来这个发电厂是在清朝光绪二十三年由长沙地方绅士王先谦、黄自元集股创办的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开始为官督商办,只办年余,因经营不善而亏损,遂改官办。湖南巡抚陈宝箴委派裕庆为该公司总理,并决定开办电厂。

1897年,该公司开办了一个小规模发电厂,设在巡抚衙署附近.安装机组,开灯试用,随后学堂、报馆和主要街道的商店用上电灯。

开始有些市民视为“鬼火”,甚至掷石击灯,加之抚署辕门曾发生一次漏电失火事故,有些市民相诫不用。

1898年,谭嗣同在《湘报》二十九期发表了《论电灯之益》一文,说明电灯光线好,对眼睛无害,随着科学文明思想的传播,加之宝善成公司的大力宣传,用户迅速增加,开灯达400多盏。

1898年,为满足繁华地带的用电,宝善成公司在长沙南门口增设南厂(原厂称北厂),供应照明400多盏,至此南北两厂共开灯800多盏,“而到厂挂号定灯者不下1700余盏”。

当时公司进行多项生产,其中获得成效的,仅有制辫机和发电两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