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小说 > 真五行大陆 > 12.小议折柳习俗

12.小议折柳习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文中的这首诗是出自隋朝的《送别》,作者不详。

至于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至于说为什么在送别时候折柳,恐怕不单是“柳”跟“留”谐音之故那么简单。(注:这两个字谐音,并非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的谐音,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那时候有一种雅言,大致可能就是那时候的普通话吧。)

因此,古代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如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之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还有,有的人认为,以上两者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