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得才部众将在帐中得知南方太平军的消息,神色都相当难看。 他们为了快速的远离成大吉部,和赖文光部汇合,行进迅速,而且为了躲避可能跟来的追兵,不断的转向行军,路线七拐八弯的,部队诡秘之极,结果追兵倒是没有甩掉,因为根本就没有,反而将洪天的传令兵给甩得晕头转向。 结果直到刚才他们才得到南方太平军的消息,这原本是一件很让人振奋的事情,天京之围已解,苏南收复,皖南、皖中和江西落入太平军手中,并且还兵进湖北和湖南,这是天大的喜事。 可是他们怎么都高兴不起来,错过了消息让他们无头无脑的艰难行军,虽然尽量避免但是依旧和清军遭遇了数次,死伤相当惨重,对他们部队伤害极大,他们心中都心痛不已,这是无谓是伤亡,如果得到消息,谁会冒险来这里啊! 直接南下武汉,就能建立功勋,东进皖中,就可以归入天国,安享和平,偏偏北上了,损兵折将,真是倒霉透了! 幸亏他们此时还不知道成大吉当时就投降了太平军,以为成大吉撤退是回援武昌的清军,否则他们肯定会气得吐血,这真是白折腾了! 三军联合在一起,虽然皆是败军之将,但是士气还是稍微振作了一些,而且兵力也有近十万,即便里面老弱病残有些多,但是也能充充门面了,而其中三、四万的精锐,也算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陈得才成为这支联合军统领后,这支部队的核心更为明确,比起赖文光管理的时候更加严密。 也是,赖文光虽然也算是太平军悍将,但是威望还是不够的,张宗禹和陈大喜等虽然表面上服从他,但是真没有太多的尊重意味在,他们在捻军也算是一号人物,在张乐行死后他们几乎可以说无人可管束了。 赖文光不过是天国忠王陈玉成的一个部将而已,虽然有个王爵在身上,但是张宗禹也是梁王啊,而且太平天国后期王爵乱封,早就成了大白菜了,所以双方地位可以说是平等的,加上这里又是捻军的地盘,是龙也应该装成蛇一样盘着才对。 也是张宗禹和陈大喜顾念大局,否则根本不可能听从张宗禹的号令。 而陈得才就不同了,是西北太平军的最高统帅,而且还是英王陈玉成的堂叔,战功彪炳,地位尊崇之极,陈玉成死后,他在陈玉成昔日旧将中有很高的威望,对于他的统领张宗禹和陈大喜就较为信服了,至于赖文光更加不用说了,他原本就是陈得才部众,此时更是以陈得才马首是瞻了。 诸军整合在一起,兵力增加的同时,士气也大振起来,精神面貌大为改观。 发捻合流! 1857年春,张乐行率领捻军渡淮河南征,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军会师霍丘和正阳关。从此以听分封不听调用为条件,接受太平天国领导,配合太平军作战,形成初步的发捻联合后,发捻合流的趋势,就被满清所警惕。 而现在张乐行死了,捻军群龙无首,终于被太平天国所趁,得到了最高的领导权,发捻正式合流。 这原本在历史上应该算是极其重要的事情,事实上也得到了后世人的重视,不过放在大环境1864年和1865年这两年内,此事有变得无比寻常了。 毕竟这回发捻正式合流,虽然让西北太平军和捻军融合在了一起,但是实力依旧有限,比起洪天在天京之战中胜利,将持续两年之久的天京之围解开,以及横扫江宁,大破苏南,解除东面之敌,并且西进皖中、皖南、江西,更是兵控湖北、湖南两省,开拓出近四个省的地盘这样的壮举来说,真是相形见拙。 而且西北太平军陈得才部、赖文光部和捻军张宗禹、陈大喜部捻军,刚刚整合在一起,就面对了绝大的危机。 僧格林沁部来了! 十数万精锐八旗兵,以及河南、皖南、苏北的绿营和团练二十万部众,将他们团团围困! 清军的总兵力达致三十余万,可以说差不多是僧格林沁在此时能抽调的总兵力了,为的就是要将西北太平军和捻军的主力,皆歼灭在这里。 …… 僧格林沁中军大营中,恒龄依旧陪同在侧。 僧格林沁有些神思不属,显得怔怔的,而恒龄并没有打扰僧格林沁思索。 恒龄是明白的,僧格林沁是在为大清的兴亡担忧,局势太恶劣了! 南方的消息接踵而来,让他们感到震撼的同时,也深深的惊惧和忧虑。 天京之战湘军大败的时候,他们感到吃惊的同时,其实并无太大的担忧,太平天国式微已久,覆灭已经不远了,就算能蹦达一会儿,恐怕转瞬就会崩溃,根本无足轻重,甚至他们还有些幸灾乐涡,看那些湘军还自诩中华第一强军,以为自己天下无敌,这回吃瘪了吧! 当江宁府落入太平军手中的时候,他们也仅是认为有些麻烦而已,还没有足够的警惕,否则僧格林沁不会听从朝廷的命令兵至怀远威逼曾国藩的,毕竟他统御五省兵力,被满清视为长城支柱,自由度相当大,就算朝廷也要忌惮他三分,他认为不妥的命令,虽然不能无视,但是阳奉阴违也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是接下来,太平军大破苏南,淮军尽皆投入洪天麾下,这就让僧格林沁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可是和曾国藩的关系已经弄僵,以他科尔沁亲王的地位和高傲的性格自然不愿意向曾国藩认错,而且他也认为自己没错。 结果曾国藩投降了,连带皖南、皖中和江西,近两省的地盘几乎是被太平军兵不血刃的得到的,僧格林沁闻讯后气得几乎吐血! 他觉得这是他的过错,如果他不是听从朝廷中那两个无知妇人的话,威逼曾国藩,以曾国藩的性格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叛变的! 他原本打算南下讨伐曾国藩,但是西北太平军突入淮北,和张宗禹部,以及陈大喜部联合在了一起,发捻合流这是他一向极其忌惮的事情,虽然之前捻军和太平军也有联合作战的时候,但是捻军一向是听封不听调用的,所以这种联合极其松散,但即便如此已经给清军带来极大的麻烦,现在真正一同行动,威胁之大可想而知了。 而且现在南方太平军势力日盛,地盘已经扩展到皖中,随时可以渡淮河而击,这对于北方的八旗兵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假若北方的发捻联军和南部的太平军联合在一起,僧格林沁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所以僧格林沁调集了他可能抽动的部队,对发捻联军进行围剿,将赖文光部和张宗禹部、陈大喜部杀得丢盔弃甲。 但是他丝毫高兴也没有,因为坏消息越来越多,一个接一个的仿佛没完没了。 湖北唐训方率部反叛,虽然没能夺取武昌,但是却将其团团围住,湖北局势岌岌可危,他清楚官文的德行,能耐着实不怎样,他想南下救援,但是却深感无力,他在豫东地区,离武昌太远了有些鞭长莫及,根本不可能在安庆和南昌的太平军赶至前抵达,而且他的八旗骑兵在江南水泽地区始终是有些施展不开的,到时说不定会出现危险。 而当他犹豫的时候,湖南的消息也传到了,巡抚恽世临投降,连湖南省府长沙都被叛军窃据,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 湖南是湘军的老巢,现在长沙丢失了,恐怕整个湖南都不保了,他怎么都不敢相信,局势怎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模样,在半年前太平天国将近覆灭,但是现在不但死灰复燃,而且越演越烈到这个地步! 接下来的消息,亦是如此,没有一个好的。 成大吉叛变,南下支持唐训方叛军,而安庆和南昌的太平军也西进,湖北和湖南的局势危殆。 这些离他还是比较遥远的,但是曾国荃部北上皖北,和陈得才部北上淮北地区,这就成了他的麻烦了。 他既要集中精力剿灭赖文光部、和张宗禹部、成大吉部组成发捻联军,又要阻挡北进的曾国荃部,还要面对行踪诡秘的陈得才部,当真是三面受敌。 最终他放弃了继续堵截陈得才部,让陈得才和赖文光等人汇合,毕竟这两方都是流寇,大军在外犹如无根之木,只要队伍大了就难以快速逃走,更容易剿灭,不像曾国荃部根基就在南部,随时有大军接应。 而他还认为陈得才部的加入,会让发捻联军放松警惕,他就会有机会将联军一举歼灭,而事实上也差不多了,陈得才和赖文光他们汇合后,就加紧整编和联合,对于僧格林沁部的确没有那么警惕了。 僧格林沁趁着这个机会将他们团团围困住。 “报!僧王殿下,我军已经完成合围!”传令兵的声音传入帐内。 僧格林沁和恒龄神色一震,皆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此战定要将发匪和捻军尽灭于此!”僧格林沁道。 “旗兵必胜!”恒龄也高声应道。 “旗兵必胜!” “必胜!” “必胜!” …… 无数的呼喝声四起,八旗兵振奋起来,战意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