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屋子,关志义又享受起少爷的生活了。 巧儿一边轻轻的给他捶捶肩,一边哼着小曲儿。 本来小姑娘不愿意哼的,可是耐不住关志义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答应了。巧儿也没听过什么曲子,只能拿哄孩子的乡间小调应付关志义了。 关志义一边享受,一边感叹。 来大唐已经快一个月了。眼见就要到九月下旬了,自己还在吃难以下咽的食物,真是穿越者之耻啊! 说起来也不能怪他,只能说他生不逢时。 刚把这里的情况弄清楚,突厥就打过来了。要不是他拼死抵抗,可能已成为了别人的放牧奴隶了。 虽然把突厥人赶走了,可是家却被毁了。那时修房就成了当务之急,不论是关家村,还是武功的其他地区都一样。 现在什么都搞定了,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这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原来是如此糟糕。 改变就要从衣食做起,让巧儿给自己弄一套舒适的贴身衣物。然后指导厨子把煎炸炖煮都学会,每天变着花样上菜。 轻轻的搂过巧儿,关志义神神秘秘的说道:“巧儿,某想吃好吃的,某想穿舒服一些的衣服。你愿不愿意帮我?” 一朵红云爬上了小丫头的俏脸,她低声的说道:“只要三郎需要,奴又能做的事儿,就一定帮。” 关志义很满意巧儿的表现,悄声的说道:“我们去厨房做好吃的吧!” 没有想到先前还挺支持他的巧儿,死死的拉着他的手。可怜巴巴的央求道:“三郎,不要去厨房好不好?要是三郎去那种地方,郎君和娘子一定会教训巧儿的。再说,厨房的佣人都已经离开了,难道让奴或者三郎动手?” “也是。等明天再说。”关志义无奈的说道,这个时候去厨房的确不是个好建议。 只是现在时辰尚早,这漫漫长夜该如何度过呢? 前些日子,因为各种原因,他的身体比较劳累,天还没有黑关志义就像睡觉了。可是这些天没有什么事儿做消耗得少,精神头十足,一点睡的意思都没有。 怎么办呢? 没有手机,玩不了游戏,看不了小说,没有人陪着聊天。巧儿这个丫头,熟得跟自己的复制人似的。难道和她聊?估计,丫头也就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那不是就是自己今天见过的场景再重复么?要说把她给处理掉,好像又太早了。 挠挠头,关志义问巧儿说:“丫头,你给某说说夜里有什么耍的?你们一般都有什么乐子?” 巧儿发觉三郎越来越和善,说话也不那么紧张了。 听关志义问起,她妩媚的一笑,数落道:“三郎,你是不知道下人的苦啊!从早到晚的累,那还有精神玩乐呀?” 用手轻轻的拍了下巧儿,关志义不无调侃的说道:“是啊,你们都累!!巧儿,你就说说你干了什么事儿吧!是挑了?还是抬了?不就是每天伺候少爷我生活起居吗?看你说得跟烧窑的苦力一样,至于吗?” 巧儿抬起头,发现关志义是在和她开玩笑。笑着回应道:“人家就是累吗?要不?三郎你说说有什么乐子?” 关志义漫不经心的说道:“玩斗地主?你又不会。下跳棋?这个时代又没有弹子儿,根本就不实际。象棋?算了吧,前世无聊的时候让人带了一副回来。结果还是没人陪,只能左手下右手。……” “三郎,你不要吓我好不好?又神叨叨的,你说的话,我怎么一句都听不明白啊!”巧儿发现,关志义说的东西他听都没听过,有些害怕的说道。 蓦然,一个念头闯进关志义的脑子,他贼兮兮的笑了起来。 好不容易止住了笑意,他对巧儿说:“丫头,某想写字,你去给某弄些纸来。” 关志义要纸墨,巧儿倒没惊讶。早就听说三郎在县城了吟诗作对,震惊在场的武功才子。可能是想出了什么诗或对子,巧儿猜测到。她乖巧的说道:“三郎稍等,奴这就去拿。” 没有等多久,小丫头巧儿就把文房四宝给拿过来了。 关志义不知道,他的房间一直都放着这些东西。 见到笔墨纸砚,他才发现一个问题,自己不会用毛笔啊!其实,多数人都能抓起毛笔写字,可是真的会用吗?要说关志义他们那一代人,能毛笔写出来的粗细一致的字就算不错了,更不要说什么体了。 他暗自庆幸,这个时候发现问题。要不是今天他心血来潮,说不定那天就出糗了。 让巧儿点起蜡烛,关志义开始写字了。虽然写得很丑,但是他能看懂不是? 他想整理一下,看自己能够用到哪些前世的知识,哪些东西是不能出现或不该出现的。 那些历史小说中一掌权,就把火车、炼钢之类的搞出来,这种做法关志义很反对。都是曾经生活在雾霾中的人们,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难道还不严重吗?你们是想让华夏在唐朝就陷入环境危机中,还是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呢? 火车对森林大气的破坏有多厉害,光想想就害怕,炼钢产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时代的原生态这么好,怎么可能为了钱,就把它们破坏掉呢? 一边吐槽那些穿越者前辈,一边把自己的想法写了出来。 关志义回头对巧儿说道:“丫头,过来看看本少爷的大作。” 巧儿羞涩的一笑,娇滴滴的说道:“三郎,奴不认识字。” 和小丫头巧儿一通闲聊,关志义才知道关家的综合素质有多低。 整个关家能识字的只要两个人,就是关志义和他老爹。 老爹也是熟读诗书的人,认识的字不少。可是要考量他究竟认识多少字?关志义觉得能认识几千个字顶天了。常用字应该认识,生僻字他也不一定能搞定。 说到关志义自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别看他前世也是被大学上过的男人。可是在那个有字典,有电脑的年代,哪个还会专心的去识字啊?通常都是遇到不认识的,立马现查。真是哪里不会点哪里,学习就是这么容易。 别说其他人,不知道他认识多少字,就是他自己也搞不清楚。 这一回到大唐,才发现自己就是个文盲。 不仅仅是简化字不能用让他头大不已,而且不认识的字连查字典他都不会。这个时代的字典,好像叫尔雅什么的,他也记不大清楚。要说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甚至很少用的难检字,他也能用上。可是人家根本不那么排版,对此他只能仰天长叹。 因此,对于没有句读的古文,只认识少量繁体字的关志义真的不适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