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出乎关志义的预料,除了个别感激他拯救大家的人之外,就只有两三个机灵鬼选择跟着他。 关志义也不管这件事儿了,转头问关福:“福叔,你认不认识烧窑的工人和木工、铁匠什么的?” 正在帮庄户们登记的关福,停下笔恭敬的站起来说道:“三郎,铁匠、木工一般都在城里。烧窑的工匠都依靠着大户人家,不然他们的生活都成问题。这次因为突厥的入侵,不少窑厂被破坏了,许多烧窑的工人找不到活儿干,应该比较好找。武功最近修房建屋的比较多,铁匠和木工这些日子都很忙,可能不好找。” 示意关福先坐下,关志义说道:“福叔,以后不用这样。干活的时候不用讲那些规矩,更不用行礼。你让关顺他们兄弟两去县城找几个烧窑的老师傅回来,某有些事儿要让他们做。” 关志义把事情安排好了,就回去见他老爹了。今天,他要把事情给说清楚,免得以后有些人跟他作对。 这些都是他想当然了。 被他当成了刁民的庄户,其实并没有他想的那样。只是他用自己的观点套用在别人身上,以为人人都和他一样。 他这个牛脾气,从来没有变过,也难怪在前世混得那么惨。 那个年代,除了父母哪个会迁就你??脾气不好的就只能靠父母,遇到父母有权有势的话,这些天之骄子会混得不错。换成父母是普通人的普通百姓,那么他们就只能当刁丝了,关志义就是这样的情况。 关俊才听儿子说,庄户们不听话。立马发火,大声的喝道:“他们敢?三郎,某这就去安排,让他们按你的要求办。哪个敢不听就取消他们的资格,让他们投靠别家去。” 听关俊才要收拾这些庄户,关志义不忍心庄户们流离失所。连忙劝道:“阿耶,就让他们跟着你吧!某把新的院子建起来了,这帮没有眼色的家伙自己就会后悔的。” 见儿子没有真正的发火,关俊才也就不再追究了,转身就欲离开。 毕竟,他也不看好儿子的设想,自然能理解庄户所想的东西。他暗道:本来就不多的劳力,让儿子这么一折腾,修房速度要更缓慢了。不过,谁让他是某唯一的儿子呢?慢点就慢点吧,只要他开心就好。 想起自己被封官的事儿让巧儿那么激动,关志义觉得有必要和父亲说一说。 就拉着要出去的关俊才说道:“阿耶,这次去长安,当今天子给我封了一个九品的散官儿……” 朝外走的关俊才猛地回过身来,激动的说道:“三郎,你刚才说什么?” 关志义不解的问道:“阿耶,你这么激动干嘛?不就是九品散官儿吗,比县令都差好几个等级。” 脸上带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关俊才大声的数落道:“才九品!?你好大的口气。就连当今的阁老都才三品,你一个十几岁的娃子有个官儿就不错了,你还想要几品?” 要是关俊才知道本来关志义应该是封爵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激动出脑溢血。也许李世勣无意中还挽救了关俊才一命,这个谁知道呢? 对于关俊才这个土老财来说,九品官已经是他最高目标了。 这个年代的科举制,可没有两宋和明清那么规范,选择官吏大体还处于推荐和考试选才之间。就算他关俊才有那个机会进入官场,他的官职也大不到哪儿去。因此,他知道儿子得了九品的官职高兴地不得了。 接受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观点的教育,关志义他们这一代人可是心比天高。当然了,后面那句‘命比纸薄’也同样的适用于他们。 关志义说道:“阿耶,不要小瞧某好不好?告诉你,要是某想当官的话,尚书什么的早就到手了。” 听到儿子吹破天的牛皮,关俊才没有在意。反而低声的说道:“有什么证明没有?不会就是空口说说吧!” 暂时没有反应过来的关志义,嚣张的说道:“那某明天去京城,让陛下给我一个尚书当当!” “砰!” 关俊才敲了关志义一个爆头,然后教训道:“三郎,你安分一点好不好?某是说你那个九品散官有什么物件?你给某扯些乱七八糟的作甚?要是你都能当尚书,某早就去朝廷享福了。” 关志义揉揉头,嘀咕道:“你自己不说清楚?陛下给了一道圣旨,还有官印、官服之类的,都在昨天带回的哪个包里。” “你马上去把圣旨带过来,官印、官服自己收好,不要有什么闪失。”关俊才对关志义说,然后转身吩咐旁边的小芬说道:“去给管家说一声,今日宴请亲朋好友。顺带通知夫人一声。” 关志义说道:“阿耶,不就是一个九品散官吗?不要这样大张旗鼓的好不好?” 关俊才指着关志义,大声的说道:“你懂什么?这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儿,不给亲朋好友说一声,外人会怎么想?到时候,人家会说你忘本的。再说,这次你带着大家逃过一劫,也应该庆贺一番。要不是你外公远在河东,这次你就要亲自去邀请他们赴宴。关家三代单传,你的两个哥哥又先后夭折,这个家就看你的了。现在你有出息了,某也算对得起关家的列祖列宗了。” 这时,关志义才发现他差点闹了乌龙。 要是他的外公和本家还有人的话,他只顾自己两个姐夫,而没有通知到自己的至亲,一定会被乡邻的唾沫淹死。他偷偷的抹抹头上的冷汗,幸好幸好! 就这样,在房屋都还没有建好的情况下,关家开始庆祝关三郎荣升了。 关志义在烟雨楼的表现已经传到其他州去了。他带领庄户勇斗突厥人的事情,也被武功县城的商人给宣扬得满世界都知道了。因此,他得个九品官儿,没有人觉得他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