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些茫然,文章一时不顺,再加上这几天比较牛的书评开始出现,于是决定将原定周日写的答书评二提前。 一、关于宋代的货币在本书中的设定:宋代采取的基本上是铜本位货币,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极为迅速,货币的供应量严重不足,所以出台了许多措施,比如当三钱、当五钱,蔡京还搞过当十钱,其结果是给了许多富户私铸钱币的机会,搞得各地的物价极不统一,通货膨胀,有些地方则出现紧缩;再有就是华北的冶铁发达地区,干脆铸铁币,与铜币一比十地兑换,连辽国都是使用这种铁币;最后就是交子,第一代纸币的出现,不过作为创始者问题当然很多,没有相应的金融理论支撑是其最大弊端,结果始终难以推广。 本书在设定时,斩空考虑了这个问题,关于货币量的增加,后文会提出解决办法,不过不是纸币,那样做吃力不讨好,而且会引起政敌的攻击,在这里先卖个关子吧。至于书中有时采用白银,就是为了叙述上的方便了,总不能叫衙内背着一筐钱到处跑吧。 二、关于李师师的年龄:史书没找到,水浒上说她二十六七岁,其时为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那么崇宁五年也就是1106年时应当是十一二岁,据此设定。 三、关于李清照:这个,也算YY吧?(汗~)不过,我尽量不在这个问题上造成什么硬伤,如果说衙内搞翻了赵挺之就能弄到李清照,那我这书也别写这么费劲了,直接走黑暗YY加H的路线好了。 “昨夜雨疏风骤”一词,所作年月未考,只是喜欢就用了。品其意,应当是伤春之作,说是闺阁作品也未尝不可吧。有点不负责任了。 李清照生于公元1084年,到崇宁五年是1106年,足22岁。女性是无字的,她号易安居士。 四、书中提到了徽宗,仔细看的话,应该都是在叙述的部分,这是为了读者看起来省力一些,当然也可能是我小看了读者的水平,致歉。至于对话部分,我有意采用“今上”“今圣”等说法,如果确实出现了徽宗的话,那么是我疏忽了,尽量改正。 五、李易安的词,尤其是闺阁词,我以为是千古一人。以前有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说法,用在闺阁词中是很恰当的,所以在有其他佐证之前,我个人觉得以词风来判断创作时间可能并不可靠。例如前文所引的苏幕遮,好多人都弄出些忧国伤时的解释来,其实范仲淹就不能想家么? 六、汗,韩世忠我找到了,梁红玉却没找,大漏洞啊。不过小韩出场很后面了,还来得及吧。 七、这个是用来兜底的:说到底本书是架空历史,初衷是写个好看的故事,文学性大于科学性是一定的,不,也许连文学性也谈不上,有所疏漏是一定的,另外把一些我喜欢的人物挪一下窝也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