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郑曼陀是中国广告擦笔绘画技法创始人,民国时最杰出的广告画革新者。原名达,字菊如,笔名曼陀,出生在杭州,小时候师从王姓民间画师学画人像。后到杭州设有画室的二我轩照相馆作画,专门承接人像写真。他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传统人物技法与从书本中学来的水彩技法结合起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画法--擦笔水彩法。先用灰黑色炭精粉作明暗层次,再加上水彩画的淡彩,所以他画的时装仕女,面部立体感强,色彩淡雅宜人,肌肤细腻柔和。为使画上人物"呼之欲出",郑曼陀特别注意画人物的眼珠,使观众与画中人的视线接触时,产生"眼睛能跟人跑"的效果。 当时他在杭州并不出名,于是来到上海社会名流经常走动的"张园"去试试运气。他在张园挂起四幅用擦笔水彩画成的时装美女画,正巧上海有名的善于经营的大商人黄楚九路过,他以商人特有的敏感发现这些美女形象定能用于商业广告之中,为自己带来商业好处,于是将郑曼陀的四幅美女画悉数买下,用来为他的中法大药房做广告。 这份广告一出,郑曼陀的名声便不胫而走,工商界看重了郑曼陀广告画所能产生巨大推动力,由此新画法一下子风靡上海,香烟公司、保险公司、印刷厂纷纷向他订画,他的约稿定金预收到数年以后。如果不是有张元济的人情在,唐宁都没法插队得到他的画,不过不得不说,那个时候的广告画和月份牌的确做的精致,直到现在,上海某些地方还能够看到当年的广告画。 1915年5月15日,下午2点左右,上海虹口靶子花园人头攒动,锣鼓响成一片,欢呼雀跃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运动场门口,手持入场券的人们在门口士兵的护卫下涌进会场。虹口体育场前的马路上,旧式老爷车挤得水泄不通,喇叭按得冲天响,依然不能向前移动半米。如果不是提前几个小时进场,必定迟到…… 虹口为何如此喧嚣?原来第二届远东运动会正在上海举行。这个虹口花园就是现在的鲁迅公园,当时地处上海郊区,离居民区很远。因此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前夕,为了解决交通问题,《申报》做了相关报道。 远东运动会举行前,为了保证观众准时到场,铁路部门刊登一则重要消息:“火车直达远东大会场。本月十五号起至二十一号,每日下午十二点三十分、一点十分、两点十五分由沪宁车站,增加三次列车,参加运动会的观众可乘坐外圆路、里圆路电车到火车站,乘坐加车可以直达远东运动会场门口。加车从五点十五分、五点五十分、六点五十分也分三次由运动场到车站。车票价格适中,每次一角。” 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此次比赛,《申报》曾多次刊登关于远东运动会的比赛消息,1915年5月14日《申报》头版醒目位置刊登消息称:“中日菲律宾三国将在十五号至二十二号在虹口靶子花园举行运动大会,有跑、跳、游泳、足球、网球、脚踏车、童子军大cao等节目,这是上海自古以来未有的奇观,节目丰富,票券尚存不多,请有意参加的观众从速购买。”而且当时的门票价格并不便宜,票券分两种,长券十元一张,入座券一元,不打折,不优惠。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正规国际比赛,并得到当时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当时一篇报道中,有官员称赞此次远东运动会道:“你们为中国青年做的事非常有意义,支持你们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年轻人要有健壮的体魄,体育是再好不过的手段。” 很多政府官员个人捐款赞助比赛,例如:当时的总统袁世凯捐了2000银元,外加500银元担负了由夏威夷华人组成的棒球队来上海参加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的旅费。八天的比赛观众达10多万人,350名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当年亚洲远东奥林匹克委员会秘书长布朗是这样评价在上海举办的远东运动会的:“在我一生中从未见到过如此热烈的场面和人们对体育比赛表现出的热情。” 1915年5月15日下午2时30分,远东运动会准时开幕,开幕式上首先由各国运动员分别按照国籍列队进入会场,向本国的国旗行鞠躬礼。礼毕,各国运动员一起赶到礼堂,由会长伍廷芳宣布开幕词以及相关事宜。外交部特派员杨小川代表大总统宣读祝词,接着参议院副院长王正廷代表副总统宣读祝词。 这次运动会嘉宾阵容强大,除王正廷、杨小川等重量级人物,来宾约有两千余人,评判长是凌济夫,另外分设评判员、计时员、报告员、司令员、监察员、巡视员等职,保证比赛秩序井然。 而且这次运动会也是女观众参加最多的一次社会活动,在比赛的第二日来观看比赛的女观众足有几千人,其中还有很多都是南洋公学和圣约翰大学的学生,武汉文化学院的女童军表演更是引起了观众们的欢呼。 这几千名女观众之中就有活泼开朗的盛爱颐和被她拖来的韩雪微、盛方颐等人,而唐宁则在忙着广告的布置,因为这么好的宣传机会,唐宁实在是不肯放过,不但主动申请了场边广告牌,还赞助了所有运动员的队服,并在队服后面都印有民生储蓄的标志,这种手法自然是学自后世的球队队服广告,不过在这个时候他还是第一个这么做的,而且效果非常的好,当检阅的时候,是日本运动员居前,中国是东道主位列最后。 在中国运动员出场的时候,全场欢声雷动,这个时候大家自然也就看到了队服上民生储蓄的标志,甚至还有人误以为这些队员都是出自民生储蓄呢,而此时好多商人都特别后悔,没有早点想到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