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把这艘源力飞船收拾后,孙翔将迅鱼号开进了流层。 一进流层,孙翔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法控制住飞船,它打着旋到处乱窜,完全把握不住方向。 飞船进入高速流体后所受到的力是四面八方的,不要以为只要顺着流层的方向就能控制住飞船,那是不可能的。流层看似向着同一方向高速流转,其实其中到处是乱流,只是这些乱流也在做着同向漂移,飞船一碰到这些乱流方向就不受控制了。再有,飞船的速度始终和旋转速度相差很大,不管你有没有打开飞船的引擎,它总是被周围的力推着慢慢加速,这些力可不管自己推的是头还是屁股。 连续的旋转和翻跟头让孙翔差点呕吐。飞船内的防震动装置开始起作用,它们维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让孙翔不至于太过难受。尽管孙翔依然感到不停的加速减速翻滚旋转,但频率比起刚才已经好多了,凭借着超人的体质,他勉强能在这种环境下保持自己的清醒状态。 “这样下去不行!”孙翔在这种状态下根本不能控制飞船飞行的方向,也不知道这片区域有多厚,要是一直不受控制的在这个空间飘行,说不定飘上一年都进不去。那时候飞船即便没事,自己恐怕也成了干尸。 孙翔试着控制向引擎输出的能量,顺着流体旋转方向进行加速和减速测试。他发现当飞船同流体旋转方向保持一致,并且飞船进行减速飞行,那么自己至少能让飞船大体往一个方向飞。这个方向仅限于往流层外或内,即使是这样,对孙翔来说也是进步。他开始控制着飞船往流层内飞去。 流层的厚度足够肯尼尔斯人在其中建立一个基地,但以普通飞船速度直飞的话用不了一两个小时就能进入其中,可是孙翔控制的迅鱼号在这种环境中不可能直飞进去,只能慢慢的磨,所以当孙翔穿过流层已经是两天后的事了。 四十个小时一直在这种环境中,也亏得孙翔这种强悍的身体,不然刚出来的迅鱼号也一定会像孙翔见到的源力飞船,失去控制在太空中飘行。虽然孙翔体质极好,但他还是花了一个小时来调整在流层中产生的眩晕感。 肯尼尔斯的中子星基地内,副官向正在休息中的诺奇将军报告,迅鱼号已突破流层,目前以一个极慢的速度缓缓向前。 诺奇将军若有所思的听完了副官的报告。他对孙翔能在这么短时间突破流层实在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怀疑孙翔并不是第一次进入核心。因为肯尼尔斯战舰进出流层所需要的时间为七十个小时,那还是在了解流层虚实,经过适当训练后才能做到。而孙翔一个一无所知的人居然能在四十小时左右进入流层,这实在让人不敢相信。 “继续监视!”诺奇将军说这句话时完全没有了第一次时的随意,带着那么点深沉向副官发出了这个命令。 这是一个烟雾弥漫的空间,太空中当然不可能失火,探测器显示,这片空间存在着气体,而且是混合气体,含量最多的是氢,占了气体含量的98%,其它杂七杂八的气体上百种,不过含量都极低。烟雾是气体中一些细小的颗粒悬浮物造成的,光学探测在这片区域作用被降到最低。其它探测手段的探测距离比流层外也有所减弱,不过比起光学探测要好得多。 由于包括超远程探测在内的探测手段都被极大的限制,现在孙翔相当于在到处都是危险的黑夜中打着小手电行走的行人,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无可挽回的绝地。 孙翔小心的试了试战地区域控制器。还好,还能用,只是空间入口和由伪空间叠加制造的真实空间又缩小了一圈,暂时用它来对付鱼形或者飞梭形的飞船还行,如果源力飞船中还有再大一点的种类,孙翔见到它就只有逃跑了。 这里的环境对探测装置的压制比尾地星域厉害多了,普通扫描器百公里左右的扫描距离和没有没什么两样,而迅鱼号上原装的超远程探测装置勉强能用,不过这种探测装置先天不足,发射两次源力扫描波需要三四十秒的时间,这还是孙翔对它改进、优化后的结果。这么长的间隔时间也许在超远程探测时没什么关系,但是现在将它当成普通探测器使用,对孙翔来说实在太痛苦了,他不得不将船速降到极限以期待在两次源力波发射的间隙别撞上某些不该撞上的东西。 孙翔摆脱眩晕的感觉后,就一直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他不知道现在所处的区域到底有多大,也许整个核心都是这种环境,那他将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 千般小心万般谨慎,迅鱼号还是遇到了麻烦。 前一波释放出去的源力波返回的还是没有“显眼”物的空间,可第二次源力波的反馈差点让孙翔跳起来。密密麻麻的源力飞船犹如海洋中的热带鱼群,紧紧的簇拥在一起。粗略估计一下,这里飞船的数量超过五千艘。 孙翔连观察一下源力飞船群为什么要簇拥在一起的时间都没有,在第一时间调转了船头,也不管前面有没有危险了,以最快的速度将迅鱼号的速度提升到极致,向着流层方向飞去(其实他不知道,随便往哪个方向都能飞到流层)。 在孙翔发现大群源力飞船的同时,对方也发现了他,上百艘怪船立即脱离了群体,掉头向迅鱼号追去。 这场追击并没有延续多长时间,那些气势汹汹的追逐者就虎头蛇尾的回去了,回去的速度同追来的速度几乎相同。 观察到这一情况的孙翔暗自揣测,这些源力船这么急的赶回去干什么?怪船们以前给孙翔的印象完全和这些飞船不同,以前遇到的源力飞船就像饥饿又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为了眼前的猎物它们可以持之以恒的追上上万光年,直到将猎物扯成碎片,也不知道它们这么执着是为了什么? 但今天遇到的却不同,它们的行动更像是例行公事,当发现迅鱼号的速度还比它们略快一线时,就放弃了追赶打道回府。 也许我该回去看看,孙翔自信的觉得依靠控制器对付几百艘源力飞船应该没问题,那么只要那几千艘飞船不事先设好埋伏一拥而上,自己就能逃脱。流层是限制出入的屏障,但也是最好的逃跑通道,什么船能在那么狂暴的环境内还能进行追踪?只要能冲进流层就能逃出升天。 看到追赶的船队回头,并且从探测中发现它们飞出了可探测极限,孙翔也同它们一样,cao纵着归途号调转了头。 知道了目标的位置,而刚才的逃亡过程中也没发现有什么危险,所以迅鱼号也加快了速度,直到非常接近大群的源力飞船才停止下来,应该说完全关闭了引擎,依靠惯性向前飘行。 船上一切设备都关上了,只留下了超远程探测器还打开着,孙翔静静的等待着迅鱼号飘进能探测到船群的范围。据孙翔了解,除非对源力非常敏感的人,对这种探测方式是毫无所觉的。希望在这个源力文明内,对源力敏感者也像其它文明那么稀少。 探测器还没发现船群,孙翔却敏感的发现了连续的源力探测波。当他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这些探测波的时候,孙翔感觉到这些探测波就像极其微弱的清风拂过自己的皮肤,轻柔又有点麻痒,居然还挺舒服。 超远程探测在探测的极限或许能发现较大型的物体,但是不可能察觉它的形态,更不要说是细节。孙翔感受到的探测波探测距离超过了迅鱼号,但现在这个距离同样是它的极限,迅鱼号也许会被它当成一块大型陨石,所以孙翔并不太担心。 由于这块空域内有气体,又有较为密集的细微颗粒,迅鱼号依靠惯性在飞行,它的速度在渐渐下降,阻力引起的降速非常明显,这让孙翔晚了十几分钟发现聚集在一起的庞大船队。 孙翔也不知道超过迅鱼号探测距离的源力探测波有没有发现自己,应该是没发现吧?不然这群飞船还会这么安稳的“叠罗汉”? 源力飞船群确实像在叠罗汉,层层叠叠密不透风。围在最外围的都是鱼形源力飞船,紧贴着外层的是鱼形飞船和梭形飞船,越往内部梭形飞船所占的比例越大。孙翔大致感受了一下,由外到内大概有三四十层。最内部似乎是个巨大的椭圆形的物体,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单独飞行,所有源力飞船就像是它的盔甲,保护着最中间的核心。 源力飞船群似乎并没有察觉到一艘飞船正在远处偷窥,依然在原位置一动不动。 既然它们没有发现,孙翔乐的多观察观察,这么多源力飞船聚在一起可不是随随便便能看到的,或许能看出点什么也说不定。 突然间,孙翔觉得内层的源力飞船排列的更紧密了,特别是紧贴椭圆体的梭形飞船居然将船头扎进了椭圆体中,而鱼形飞船背部和腹部正好契合在四艘梭形飞船之间,椭圆体、梭形飞船、鱼形飞船好像形成了一个整体。 又一次发射的源力波证明了他上次探测的感觉,并且他发现,不仅是最内层的源力飞船相互更紧密了,这种趋势在向外层蔓延,一艘艘源力飞船就像积木,相互搭建成一个巨大的整体,一个由四五千艘源力飞船构成的整体。 孙翔惊呆了,源力飞船防御超强他深有体会,源力球攻击无视普通飞船的防御他也非常清楚,但是数千艘源力飞船还能组合成一个庞然大物,他连做梦都没想到过,这已完全在他想象能力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