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平舆。
攻城大战断断续续的已经进行了一个月,自从曹操离开之后,刘修独力攻城,力有不逮,而平舆城内的守军却士气大振,他们越战越勇,利用兵力的绝对优势,让刘修的多次攻城无功而退。城墙上下,到处都是被箭射出的坑洞,被擂石滚木砸出了裂口。时值盛夏,为了防止大规模的疫情蔓延,双方都默契的收回了阵亡将士的尸体。尸体可以收回去,但血迹却无法清理干净,数以亿万计的苍蝇被血腥味诱来,在城外嘤嘤乱舞,吵得人心烦意乱,却又打不死,赶不走。
攻城士卒的士气已经明显不如当初,这几天刘修一直没有攻城,双方就这么沉默着,不知在等待什么。袁隗却心中大定,他已经渡过了最难熬的时期,现在到了刘修难熬的时候了,攻城受挫,他为了抢时间而留在身后的那些隐患,将慢慢的暴露出来。
战贵胜不贵久,特别是对攻城一方来说,旷日持久的围城的确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崩溃的事情。袁隗现在既希望刘修尽快撤兵,这样他还有时间抢收粮食。他又不希望刘修走得太快,他相信袁绍现在就像一只丛林中的猛虎,正躲在一旁窥探,一旦有机会,他就会扑出来,狠狠的咬刘修一口。
不奢求杀死刘修,只要打败他一次,就是一个振奋人心的胜利。
袁隗每天都要登上城楼,一面鼓舞士气。一面观察刘修的大营,从刘修大营中的细枝末节来推测刘修此时此刻的心态。袁隗不是个善于用兵的人,但是他久经官场,揣测对方的心理却正是他的长项。
他发现,这两天刘修经常击鼓聚将,却没有出击。
……
城外的大营中,小天子居中而坐。脸色从容平静。刘修坐在他的身边,脸色阴沉,他虽然不说话。可是眼神中的恼怒就连瞎子都看得到。
大帐里谁也不说话,因为他们刚刚听到了两个让他们非常紧张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小天子刚刚有意无意的提起了刘修当初一个月攻克平舆的诺言。他并不是指责刘修,相反。他是以安抚刘修的面目出现。他说,大军攻城一个月了,虽然没有达到预定计划,但是成果还是有的。只是现在天气太热,不宜攻城,秋收又在即,是不是暂且班师?
第二个消息:袁绍在顿丘一带集结了无数大军,号称二十万,正在搭建浮桥准备渡河,卫将军领兖州刺史曹操发来急报。请求陛下支援。袁绍来势汹汹,仅靠他的兵力无法抵抗。
这两个消息都很诡异。第一个消息,天子虽然没说刘修无能,但是没攻克平舆就要班师,这无异于说刘修已经败了。第二个消息。曹操向天子求救,而不是向眼下主掌兵权的刘修求救,那就说明,曹操已经不肯听从刘修的命令,他和刘修真的翻脸了。
这个时候该说什么?是帮刘修说话,还是帮天子说话?
大帐内的沉默让人很压抑。很气闷,很不舒服。因为要见天子,这些人都穿得一本正经,虽说武将们也没有披甲,但这个光着膀子都淌汗的天气却要穿得严严实实,绝对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
小天子咳嗽了一声,打破了平静,带着三分恭敬的笑容看向刘修:“骠骑将军,你看……如何?”
刘修威严的目光扫了一圈帐内众人的面庞,哑声道:“陛下,臣觉得班师不妥。”
小天子眉毛一挑:“那骠骑将军的意思是……”
“平舆未下,袁隗尚未授首,袁绍又不知天高地厚的杀入兖州,当此之时,如是不能迎头痛击,那陛下的御驾亲征,岂不是先胜后败,无功而返?朝廷的颜面何在?”
小天子抬起一只手,轻轻的揉着眉心,苦恼的说道:“骠骑将军所言甚是,如此班师,朝廷的颜面的确荡然无存,朕真是愧对祖宗啊。”
刘修的脸色更不好看了,他无礼的直视着小天子:“陛下,这次战事是由臣指挥的,臣一定为陛下攻克平舆,再击退袁绍,然后再请陛下风风光光的回到洛阳。”
“能行吗?”
刘修挺直了身子,大声道:“臣愿立军令状。”他顿了顿,又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陛下,臣这些天只是太累了,敢请陛下再给臣几天时间,容我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