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黛玉还自己家呢,香菱也没处学诗去。不过识了些字,不时就见她拿个小枝在地上划字。晴雯见了心中悲凉,本应是才华横溢的千金小姐,如今做个薛大傻子那种人的妾,才识得字,还是在地上练字。人贩子最害人,不知道这个时代拐子判不判死刑,晴雯认为拐卖人家小孩的都应该千刀万剐才好,当然拐卖女人的也是。对了,拐卖男人也不行。 这天,晴雯从宝钗处看香菱回来,还没进门就听见有人说笑,进去一看,果然是湘云来了。湘云和袭人正说的高兴,湘云不是记仇的人,习惯性忽略已经过去的事,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也许是她一种自我保护。不过翠缕没有她家小姐的涵养,正不自在,看晴雯回来了,就过来拉晴雯说话。 原来一早贾母就把湘云接过来了。晴雯就问潇湘馆可收拾好了,没有自己可以帮忙。一边湘云听到了就说:“你也不用帮别的了,把你们雕花飞罩上你绣的门帘给我一幅就好。” 原来前一阵子晴雯在黛玉那里看见一幅山水轻舟图,很是喜欢。黛玉说是楚夫人的父亲在世的时候画的,楚夫人照样子描在丝绢绣成帘幕,黛玉因为喜欢,自己正练着描在丝绢上做绣活。晴雯也喜欢,因为穿越前她学过国画,所以有画画的才能,也是跟着临摹下来绣成绣品。结果被宝玉看见了,要过去了,就是雕花罩那的锦帘。 晴雯就是:“那个哪里还有?要绣也的一段时间,何况是跟这林姑娘学绣的。林姑娘家去了,我也不一定还绣的出来。” 湘云奇怪的说:“跟林jiejie学绣的?林jiejie什么时候这么勤快了?她不是不大做活的?” 晴雯说:“林姑娘原来身体不好,太医说了要养着才是,所以老太太心疼林姑娘,不让林姑娘做针线呢。现在林姑娘好了,自然也一样做针线了。前个我们三姑娘还说这园里只有林姑娘和宝姑娘是一天离不开针线呢。” 晴雯就看不惯湘云总说黛玉不做针线活,你管的着么?何况黛玉的针线一直是在贾家的这些姑娘里头最好的,就是过去身体不好,贾母心疼,所以做的少。 楚夫人的针线据紫鹃雪雁说是顶好的,黛玉说楚夫人曾师从过刺绣名家的,加上擅长绘画,从来绣品如画的。黛玉过去就是跟着她学过刺绣的,现在从新受她指教,绣工更是上一层楼。 说起来,一般富贵人家都请过刺绣的教师的,就是宝钗在家也请过女红教师的,楚夫人家都日渐没落的情况下女孩子也专门学过女红的。反而贾家倒没有专业培训过姑娘们女红,只是原来跟着嬷嬷们学,后来跟着李纨学,只是聘请过个老夫子教姑娘们读书识字。 自从黛玉和宝玉生了间隙,慢慢断了儿女情,身体反而渐渐好了,秋天的咳嗽都没怎么犯。身体好了,心情自然也不同了。黛玉如今也不由着性子来了,在女红之类上头也下功夫了。黛玉和宝钗走的近也是因为这大观园里就她两个姑娘是在女红上用心的,不过黛玉的活精致,宝钗做活快,各有千秋。所以湘云居然说黛玉不爱做针线,晴雯自然不爱听的,因为真正不爱做针线的是湘云。 湘云说:“听这丫头的口气,还以为是林jiejie的丫鬟呢。” 晴雯说:“史大姑娘说笑了。这不正说针线呢,这园子里现在最爱做针线的就是林姑娘和宝姑娘了,我当然是说林姑娘、宝姑娘了,难道还能说到我们二爷么?” 宝玉听了就说:“针线是最精巧不过的,可惜我生为须眉浊物。” 晴雯心说裁缝多的是男子,他们的针线比女人要好的,要不宝二爷您也学学,从精神上靠近您最爱的女儿,等你家完戏了,还有一技之长也不错。当然为了不被王夫人打死,她对此事选择沉默,毕竟宝玉还不值得的生死相酬。 袭人就说:“那幅帘子,你不是绣过一次了,按着原样就好。”晴雯心说可不是不累着你。就听外头说:“什么按着原样就好。”原来宝钗来了,可不是,宝钗本来就是怡红院的常客,如今湘云在,她能不来么? 宝玉说:“云meimei想让晴雯给她再绣一幅我这样的帘子,晴雯说林meimei不在,她怕绣不出来。” 宝钗说:“这个是颦儿的那幅山水轻舟图,颦儿自己也绣了一幅。我还说等她再来了也照着绣上一幅呢。” 湘云没再说什么,黛玉、宝钗都是自己绣的,自己也不好非让晴雯绣了。晴雯毕竟是个丫鬟,要湘云非要她绣,宝玉也答应着――这是一定的,那么晴雯就只能绣了。晴雯给宝玉做衣物是本职工作,绣个图画什么的是乐趣,要是被人逼着做就是苦役了。所以因为宝钗的话,她省了一个徭役,还是很高兴的。正好省出功夫来做私活,私活当然是柳湘莲的衣服。 柳湘莲原来那件衣服被晴雯泼上了醒酒汤,这醒酒汤的成分大半是醋,本来不是太难洗。但是可能是时间长了点,毕竟晴雯等到最后才和柳湘莲回来,尤其是因为这衣服颜色太浅,丝质的衣服有不能用力搓,所以总有个印。晴雯就比着这件又做了一件新的,用的是黛玉送给自己的料子。悠悠的湖水绿色,男女都适合的颜色。 没两日,晴雯去缀锦楼,只有宝钗和探春说话,没见香菱。宝钗说:“湘云那疯丫头,说要教香菱作诗,香菱这傻丫头就魔怔住了。这不又学诗去了。”看来还是原著力量大,该什么情节还是什么情节,不过是黛玉换成了湘云,其他人还是该干嘛干嘛。 这日,大家正看香菱的诗,只见几个小丫头并老婆子忙忙的走来,都笑道:“来了好些姑娘奶奶们,我们都不认得,奶奶姑娘们快认亲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