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小说 > 有机农场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粮食作物基地

第一百二十七章 粮食作物基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年土地的墒情不错,有利于冬小麦的播种。田川通过钟家洪老师,请了农学系的另一位擅长大田种植的副教授,帮忙确定种植工艺。这位副教授名叫刘凤英,是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太太,从事了一辈子北方大田种植的研究。对于田川关于绿色种植的要求,刘教授有些为难:如果不使用剧毒农药拌种,很难避免蝼蛄吃种子的问题。

后来,田川在钟老师的建议下,找到了学校生物系的邢立生教授。邢教授是昆虫专家,农田害虫专家,他提出可以在土地清理干净后,使用引虫灯和昆虫激素对害虫进行诱杀。

田川的养殖基地一直在使用引虫灯进行捕虫,用来喂鸡和鱼,一个夏天的捕捉量非常大,远远超过了田川的预期。邢教授提出的办法让田川非常满意,他请邢教授帮他制定大田害虫的整体防治方案,并为此提供了超过30万元的研究经费。邢教授愉快的接受了这个项目。

田川请钟老师对准备种植绿色作物的土壤进行了采样化验,结果显示,由于今年大水的浸泡,土地中农药残余量下降了不少,已经接近绿色种植的基本要求。如果明年再坚持一年不用农药,有可能达到国际通用绿色种植标准。田川很高兴,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吧。

田家村地处灌溉渠和青龙河之间,土地与外界形成了一个自然封闭的环境,非常有利于绿色农产品的种植,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田川的合作社的土地东西两侧是两条河流,北侧是田家村和80亩盐碱地,南侧是十里城村的土地。基本呈一个缺了一角的长方形。他准备在和十里城村的土地相邻的地方,隔离出一条30米宽的缓冲带,用来防止十里城土地上农药的影响。在分隔带的外侧开挖一条五米宽的渠道,起到进一步隔离的目的。

今年他准备种植600亩的小麦,其余220亩中包含作为缓冲带的20多亩,保留的200亩地,用来在明年春天种植一些豆类和其他谷类。

田川已经提前把用大田种植绿色作物的消息通报给了会员们,请会员们提出意见和*意向,大家对此都很积极,讨论进行得很热烈,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不少人表示期待着新面粉的上市。

为了配合生产的需要,田川终于决定开始在盐碱地里,靠近村子的位置建设仓库和办公用房。仍旧延续彩钢临建的特色。他与王大勇的侄子王铁柱达成了合作协议,在农忙的时候租用王铁柱的农机进行操作。王铁柱的农机多是小型机,有时不能满足需要,就只能购买或租用大中型农机了。

在九月底之前,邢教授的第一个研究成果诞生了。这是一款使用昆虫外激素和引虫灯对蝼蛄进行复合诱杀的设备,是邢教授和机械公司共同开发的。除了蝼蛄外,还可以诱杀其他常见昆虫害虫,如蝗虫类、玉米螟蛾、金龟子类等。

田川将这款复合引虫灯安放在即将转入自己手中种植的土地上,捕捉到了大量的害虫。由于水灾,今年的害虫被淹死了不少,捕虫灯捕捉的昆虫数量大概为每天晚上2到3公斤,主要是蛾子和蝗虫类,金龟子类和蝼蛄并不太多。

为了种植这800多亩地,田川把在双河棉花实验田工作的叔叔田见宇叫了回来。田见宇已经在棉花实验田工作了半年多,中间只回来过两次,实在太辛苦。田见宇在实验田管理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只有初中学历的他不仅把双河实验田管理得非常规范,而且对疆省、湘省和海南等多地的实验田建设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职位已经是研发中心的实验田部副部长,月薪高达6000多元,再加上长期加班带来的加班费,和驻外补贴,以及经常出差的补贴,实际税后收入超过一万元,远比村里给田川打工的其他人高。在当时的外企高管中,也很少有能够拿到如此高收入的。

田川把田见宇调回来,一方面是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把大田绿色种植的工作理顺,另一方面也是想在采棉季到来之前,让他好好歇一歇,他工作太拼命了,让田川都有些担心他的身体能不能支撑得住。

田见宇不负众望,很快评估出了大田种植的工作量,确定了需要的工人数量,并在村里招聘了工人。趁着土地接手之前的一个月时间,对新招收的工人进行了培训,并把新工人分批送到蔬菜基地和棉花实验田进行实习,让大家熟悉标准化农业的操作特点和日常工作要求。

同时田见宇和齐立刚合作,为绿色大田种植建立了可追溯性记录体系,并在土地接收之前,就开始进行记录工作。

田川已经与田见宇和刘凤英教授及钟家洪老师谈好,随着第一批种植的开展,逐渐为大田绿色种植编制标准化操作规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