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计财一次打赌就赢了二愣子满满一驴车西瓜,这一驴车西瓜前后变现就赚了二百六十余元钱。
乐的王计财手舞足蹈,做梦都笑出声来了。
他准备等野草乡骡马大市开市的日子到了,就到驴市上好好选一头母驴,买头母驴回来将来专门饲养牲畜,让母驴每年生一匹马,然后再将母驴换成母马,从驴生马,再变成马生马,这样不用多长时间也能成为当地的万元户了。
王计财是当地的一个奇人,这人有两大绝技。一大绝技是一眼就能看出货物的重量,让所有的称重器械瞬间黯然失色。
另一大绝技是心算超过所有的算盘和笔算,让所有手持算盘和笔算的人望尘莫及。
据当地人们说,王计财长着一双鹰眼,长着一颗绝顶聪明的脑袋。无论地上堆放着多少货物,这货物不论是棉花还是铁器,土豆还是玉米,王计财只要看一眼,这堆货物的重量立刻就能判断出来,其误差仅在一公斤上下。
这让那些掌秤的人瞬间惊叹不已!
这一大堆货物,就是分批过秤,还有个头高头低,加起来上下误差都超出了王计财一眼判断的误差范围。
而如果算起账来,较为复杂的运算,别人拿算盘或者笔算,都比不过王计财的心算又快又准。
王计财的脑袋有多半个脑瓜顶子脱得没有一根头发,光溜溜的就像一颗深黄色的干葫芦。
人们说那是用脑过度造成的。
人们说王计财的脑袋从来不休息,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着转,就是睡觉做梦也在算计着,做着算计的梦,时间一长就把脑袋上的毛烧化了,毛根也枯萎了。
因为人们总拿他的脑袋与电脑比,认为就是电脑也得转几个小时就得让它歇歇,要是连着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冒了烟的,更何况是人的脑袋呢?
所以当地人得出个结论说,王计财的脑瓜顶子变成黄葫芦瓢,就是因为脑袋连着转不休息烧得。
而王计财倒是没往这里想,他只是觉得,人家头上有头发,这头发不论是黑的、白的,黄的还是黑白黄相间的杂毛发,总归是有头发,就像个脑袋。像他自己脑瓜顶子上连半根毛也没有,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个脑袋,要是把眉眼捂上,十人看,就有十人认为是黄葫芦。
而王计财又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于是他就特别重视那脑袋上有头发的少半部分。
他将这少半部分的头发留得很长,企图让它们延伸到另一半那光脑瓜顶子上,将那光秃的地方盖住。但是那一缕头发总是背离他的心愿,一不留心就掉下来了。
或许也怨不着那缕头发,因为那脑瓜顶子太光滑,在上面呆不长久,就滑落下来,却反倒把眼睛给盖住了。
但他还是锲而不舍地将滑落下来的那一缕长发再用手拢上去。
于是经常拿手拢那一缕长发,就成了他的习惯性动作了。私下里要是有人开玩笑模仿王计财,首先就是伸出五个手指往头顶上使劲拢那一缕头发。
但这些琐碎的举动丝毫不影响他的卓越的算账才能的发挥。而王计财的这两个非凡的本领,都是在大锅饭年代当生产队会计时炼成的。
那个年代是人们刻骨铭心,用贫困与饥饿记载着的年代……。
那个时期,王计财曾经是生产队会计,他手里的那个算盘珠子决定着每家、每户、每一口人的生活命运。
村子里实行的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政策。而到年终你是多劳了还是少劳了全在会计的一句话。
因为每个人的劳动记录都是工分制,这个工分账本都在会计一人手上掌管着。
每一个人在每年的年初要按照劳动能力进行评分,按照十分制评定。壮劳力最高的评为十分,差一点的评为9分,再差一点的依次往下减。
如果评为十分的成为全劳力,评五分的为半劳力,也就是劳动一日全劳力按照十分记账,半劳力按五分记账,然后按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计算,这叫每一个人在生产队劳动的底分。也是每一个人年终结算领取口粮的计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