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小说 > 超能特工 > 第三一七章 笔记

第三一七章 笔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然后莫宁教授这样描写道:我更加不安起来,直觉的脑里“嗡嗡”作响,一阵阵恐惧不断袭来,我真希望他只是在和我开玩笑,但我无法确定。我想他这时候也不敢无视我的威胁,不能完全放心,所以他继续试探我,继续和我闲聊。我紧张的心情渐渐恢复了过来,想起我在上人质谈判课程上,教给学生的那些技术:紧急关头必须不停和他讲话,只有这样才能缓和气氛。于是,我顺着他的话和他讲起了火星人的武器,终于,狱警终于来了,我终于脱困了。

被狱警押着走向楼下大牢的时候,齐亚还特意走过来拍拍我肩膀,这时候我已经基本镇定了。

“我刚才只是和你开开玩笑。”

“我知道!”莫宁一边回答着,一边做了个深呼吸。

从此以后,莫宁就发誓决不能让自己和局里的其他研究人员再遇到这种情况,并立下了规矩,以后再和杀人犯、强奸犯和蹂躏孩子的凶手面谈时,必须两个人一同前往。

而周航跟着发现。下面依然是莫宁所写的东西,他描述罪犯人格研究计划,几乎可以说是他的孩子,从它七十年代末降临人间开始,莫宁教授就全力以赴地抚育它,他把空余的时间尽量安排给访谈,主要访问男性罪犯。访谈结束之后。他把其余的工作交给了助手时,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工作,才发现和他交谈过的暴力罪犯已经有一百多人。莫宁敢说自己是访谈杀人犯最多的研究者。

因为他的努力最终得到调查局和合作机构的肯定,并两度获颁科学院办法的最高奖,从此也可以看出国安调查部与学术机构关系密切。并已经把自身功能延伸到校园。莫宁把访谈中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送到自己创建的罪犯人格研究计划委员会,去做系统分析,以便更加了解这些凶手的背景和动机,他的原文是这样写的:“后面章节中提到杀手的童年经历、青春期状况,内心压力以及犯案方式就是这些研究的成果。”;

周航还发现,莫宁教授认为和罪犯访谈很有意义,因为面谈可以帮助执法者和心理学家观察罪犯,使这些人直接把握他们的行动、反应与人格变化,这对执法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获得有用的信息,访谈人员必须非常认真地看待这件事。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并让他对你倾诉心中的所有想法。

莫宁说,访谈中为了赢得对方的尊重,必须把个人对罪行的厌恶感掩藏起来,比如某杀人犯谈起肢解孩子的尸体。如果你表现出自己的厌恶、恶心或者受不了,他们就可能不和你谈了,这样就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了。

最好的方法是你若无其事地对他们说:“噢!把他的头砍下来了,这有什么啊?很多人都这么干过!”;这样对方才会告诉你所有的细节。这种方法并不总是有效,比如对付那些随性的杀人者就未必有效,他们也许很疯狂。但并不是傻子,他们懂得社会的基本法则,会觉察出你是在故意迎合他们。

他还认为很多访谈人员太过着急,往往在一开始就提出最关键的问题,或者让对方很难回答的问题,这样容易对双方造成心理障碍,会妨碍访谈的进行。罪犯们整天待在监狱里,有的是时间,如果他们觉得不高兴就不和你谈了,害得你只能白跑一趟。所以说,和他们面谈的时候要有耐心,先花点时间和他建立融洽的气氛,最重要的是让他感觉到向你倾诉作案细节和生活经历是一件很畅快的事情,一旦他们有这种感觉,你就会大有收获。

周航看到这里,倒是非常赞同莫宁教授的说法,你不但要把握好分寸,还要尽量的不露出痕迹才行,这其实说起来简单,但却很多人在用的时候,却都无用武之地!这其实并不是他没学扎实,而是他太过于急功近利,破坏了节奏,又或者进入正题有些慢,依然破换了谈话的节奏,只有不疾不徐的进入被访者心里才行,而进入的时候,是最难的。周航还认为在访谈中经常要耐心而有礼貌地旁敲侧击,先拉近彼此的距离,等时机成熟后再把最重要和最难问的问题提出来,这种访谈经常旷日持久,有时候得反复数次访谈才能达到目的。

于是周航接着往下看,跟着发现莫宁在行为科学调查组里,有不少同事完不成这样的任务。有一次,莫宁的一位同事去和一位杀害好几个孩子的家伙做访谈,这名同事自己也有孩子,于是不时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惹得这个罪犯火冒三丈。一开始这个罪犯要求抽根烟,并要求打开窗子,但莫宁的同事喝令他坐下并要求他立刻回答问题,两个人就在这种僵硬的气氛下开始交谈,后来莫宁的同事向他提出了每次访谈的标准问题:“如果你没被起诉,那你想做什么?”对方说他想当一个宇航员。

“好啊,最好在你的太空舱里放几个孩子是吧!”;莫宁的同事对另一位同行的探员说。

莫宁认为这种敌意行为毫无必要,反而让这次访谈无法达成目标,回来后这个同事很快来找莫宁,因为是莫宁派他去做那次访谈的。他坦率地承认自己搞砸了,并说:“我实在无法和这个禽兽谈下去了!”;莫宁倒是很欣赏他的坦率和诚实。后来这个同事在另外的方面成了专家,他在国安调查部做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但不再是面对罪犯,而是无法承担压力或有心理问题的执法人员。

莫宁在后面还说,大多数想进入“罪犯人格研究计划委员会”的人,都是拈轻怕重的家伙。因为他们和暴力型罪犯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因此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采访像柯振兴、李云峰这些臭名昭著的杀手,他们也不愿意去见那些犯下残忍罪行的罪犯。在某种程度上莫宁理解他们的苦衷。因为在进入监狱前要用很多时间去准备,比如阅读罪犯的各种档案,面谈前还要走一些程序。正式面谈的时候又要和罪犯面对面三四个小时,等访谈结束,或许你早就忘了自己最初的目标,但后面还有一堆报告之类的工作等着你完成呢。

整部卷宗周航看到这里,似乎已经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因为他有点知道胡蝶为什么将这个卷宗传给自己,并且让自己细细的阅读了。不过他并不打算,现在就立刻去找胡蝶,他认为还是应该将这份卷宗看完的好。于是他继续看下面,而且也仍然是莫宁教授的笔记

莫宁写到。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压力,并不是每位同事都能坚持下来,一位女同事就因为经常做噩梦而在几年后退出了,她说自己受不了和那些强奸犯虚与委蛇的工作,便申请调到其他单位工作。还有另外三名同事由于经常处于焦虑中而得了心脏病。还有不少人得了溃疡。而莫宁自己也曾深受折磨,莫宁写到,他和另外三名同事莫名其妙地在半年内瘦了十五到三十五斤,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也无法肯定病因,只能确定这种病和工作压力过大有关。

莫宁的笔记还写到,有一名男性探员更加离谱。他不准其他探员再去和他负责的那个杀人凶手接触,甚至以此迁怒于莫宁,最后甚至把调查部的一些秘密告诉了对方,教给对方减轻死刑判决的方法。事后莫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这名探员之所以如此反常,是因为这个犯人对人性有非凡的洞察力,他能够凭借这种天赋操纵他人心理,并把他见过的探员变成了他的俘虏。他的主管决定帮帮他,因此和他一起去见那个杀人犯,可是这个主管从此之后也无法入睡,经常说他身边有个魔鬼如影随形。被这个罪犯俘虏的探员如丧考妣,悲痛欲绝。莫宁写道:“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之后的笔记中,莫宁似乎总结了一下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危险的方法,他认为稳定的生活可以让自己免受杀人狂徒的影响;只不过莫宁的探员同事和他一样生活稳定,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莫宁在笔记中似乎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他甚至在其中感叹了一句:“想想自己从一九七八年开始这份工作以来,不知道承受了多少压力,我很庆幸自己还没有失去理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