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八百二十八章 战后局势

第八百二十八章 战后局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这种情况下,丘吉尔顿时就怂了,德国虽然底子很好,但是法国离英国更近,赤化后的威胁自然也更大。最终,经过苏联和美英的协商,法共如历史上一样被苏联人卖了,听从苏共命令放弃武装斗争的他们很快就被大资本家们操纵着的所谓大选轻松玩残。后来还因此成为了中国政治教材里的反面典型......

而苏联政府却藉此逼迫美英承认了其对德国的控制,自以为是大赚特赚,但是胡卫东在中国赤色党的高层会议中却尖锐地指出,以德国的工业底子,一旦经济复兴,必然会挑战苏联在欧洲共运中的领导权,到时候有得苏联人头痛了。当然,苏联人也可以压制德国的发展。但那样一来,不但控制德国的意义大打折扣,而且还会激发德国人的反苏情绪。到时候西方再派人渗透挑拨一番,东欧一样会变得异常热闹......

虽然斯大林也意识到了这些潜在的隐患,特别将现代德国的发源地东普鲁士分离出来送给了刚刚在苏军帮助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的波兰,令德国的疆域明显缩小,但他还是低估了德国的发展潜力,而且欧洲的小弟当中还有一个更不听话的铁托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个时空战后东欧的版图与历史上还是颇为类似的,比如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完全一样,但不同的是,历史上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四国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巴尔干联邦”,而历史上大部分属于西方阵营的德国与全部属于西方阵营的奥地利和丹麦也都成为了苏联的东欧小弟,再加上被直接并入苏联的北欧三国,使得这个时空欧洲的赤色势力远比历史上强大得多。

当然,西方阵营的实力同样不弱,老牌帝国英法加上虽然是半工业国、但科技水平还算不错的意大利,以及西班牙、葡萄牙和低地三国,还有永久中立国瑞士,仅以工业底子来说,并不比东欧逊色,何况它们身后还站着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级大国。而当美国组织起所谓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苏联当即针锋相对地组织起了“华沙条约组织”,而中国也随之建立了一开始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琉球、兰芳、亚齐、尼泊尔、不丹这8个成员国的“东方国家合作组织”,简称“东合”,再加上克里姆当初建立的伊盟,世界上同时存在四个超国家组织,令这个时空的冷战远比历史上更容易发展成为热战......

不过,由于这个时空二战的破坏更大,因此战后无论是哪个阵营,都将恢复重建放在了第一位。而因为本时空美国受创不轻的缘故,虽然“马歇尔计划”还是出现了,但是规模和力度不能与历史上的相比,再加上战后西欧的劳动力远比历史上更加缺乏,因此经济恢复的速度比历史上慢了不少。反倒是东欧国家虽然损失可能更大,但因为苏联模式、或者说斯大林模式先天适于恢复重建,因此普遍更早地恢复了元气,尤其是苏联,只用了一个五年计划就全面超越了战前水平,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更是迅猛,即使按照同比价格计算,也比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增加了50%以上,令西方国家深感震惊。

1956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为1800亿美元,苏联超过了800亿美元,英国为180亿美元,法国为200亿美元,德国为320亿美元,都较二战结束时有明显的增长,但是最令人惊讶的还是东方的几个国家。这一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美元,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和平时期赶上英国(当然本时空英国人口损失太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朝鲜为30亿美元,而中国虽然没有战后重建的恢复性增长加成,却依然一直保持着10%以上的工业增长率,战后5年里年均增长12%以上,1956年时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成为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但由于此时中国人口已经接近9亿(此时美国人口不到1.6亿,苏联也不到2亿。),按人头一平均就又跟亚非拉的落后国家为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