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小说 > 泱泱大唐 > 第六十二章 去长安吧

第六十二章 去长安吧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求收藏,求推荐!)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炎热的夏天就过去了,天气已经入秋。

梅雨季节结束后,杭州及至整个江南一带都是高温少雨的天气,基本没有有效的降雨,连上一年频繁光顾的台风,也一次都没影响到杭州,这样整个夏天内,除了梅雨季节时候那十几天集中『性』的降雨外,其他时间都是晴空万里的炎热日子,直到入秋后,降雨依旧稀少。

天公不作美,春旱加初夏时候的涝,直至盛夏再次大旱,田地里的作物饱受摧残,许多田地几乎颗粒无收,大多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个灾情更重的年份。

但对于王易属下各庄上来讲,上半年虽然因为天气缘故,许多无水灌溉的地里作物收成差,但临溪河的水稻田,收成却是不错。第一次种植的占城稻早稻,已经获得了丰收,普通的水稻,也马上就可以收割,看田里水稻的稻穗,收成应该不会差,而占城稻晚稻,也已经抽穗开花,估计再过半来个月,也可以收割了。[]泱泱大唐62

西湖边那两万余亩新垦荒的水田,这几天征募的民工正在收割水稻,在水稻收割期间,杭州刺史李弘节、别驾崔知年、钱塘县令周端等大小官员,都会抽空去田间转一下,关心水稻收割情况。

前段时间因天气异常而忧心忡忡的李弘节及周端等人,在查看了水稻收割情况后,都松了口气,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了。

因为疏浚后的西湖蓄水量足够的多,在保证供应杭州城内百姓饮用之际,还完全能满足杭州附近十几万亩水田的灌溉,这十几万亩水田的作物因为有足够的水灌溉,再加是气温高,无论是水稻还是粟米,长势都非常好,丰收在望,特别是官府新垦荒的那两万余亩全部种植水稻的水田,因为有大量肥沃的淤泥肥田,水稻长势更加的好,稻穗比普通田里要大,颗粒多且饱满。

看着正在收割的水稻田,李弘节等官员一副喜笑言开的样子,先前的担心几乎全部扫除光。

在西湖没有疏浚前,无法利用西湖的水灌溉,这些大多是靠天吃饭的田,原本遇到这样的年份,注定是没有什么收成的,但如今这些田却是整个杭州收成最好的田,光新垦的两万余亩官田的收成,几百万斤的稻米,就可以完全解决今冬可能出现衣食无着的流民问题。

想着不再为去年出现过的流民问题而大伤脑筋,李弘节等杭州主要官员当然大松了口气。

只不过如今的西湖却有些惨不忍睹的样子,因为大部的水都提供灌溉之用了,再加上日头暴晒下的大量蒸发,入湖的几条溪流水流都很少,西湖的水位已经很浅了,几条引水灌溉的渠道已经引不出水,引到城内供杭州城内居民饮水之用的那几条渠道也快无水可引了,西湖急需补充水源。

再加上荷花开败,荷叶也开始变黄,使得整个西湖有些狼藉的样子,整体的景『色』差了很多。

水稻自灌浆期结束后就不需要水灌溉,西湖水位降到引水线以下,倒没有给水稻成熟带来麻烦,秋收后,种植的过冬作物如小麦等基本不需要水灌溉,西湖水位下降,对农业影响倒不是非常的大。

即使城内几句新挖的井干涸了,城内的居民还可以到西湖边来取水,只是麻烦一点而已。

不过所有人都希望能天降甘霖!

-----------

又一年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北岸,离西湖不远的一处观『潮』点。

一身便装的李弘节和李道素及王易三人站在一处山头上观『潮』,随从都散布在四周。

因还是秋收时候,到钱塘江边观『潮』的人不是很多,一身闲时装扮的他们并没被人发现。

王易站在这处似后世时候六和塔所在位置的山头上,很是感慨地看着暂时还波涛不大的钱塘江。

去年的八月十八日,他阴差阳错地穿越来到了大唐,来到了唐朝时候的杭州,没想到重生为古人,成为一个身份特殊的武将后人,竟然让杭州发生了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他的建议下,西湖得以疏浚,湖内的几条长堤和小岛修筑起来,西湖得到了新生,新生的西湖不但成为一处绝美的风景旅游地,还同时解决了杭州城内数万百姓饮用水的问题,也让杭州城内十数万亩良田得到灌溉

疏塞严重的西湖得到疏浚,增添了许多景致,可以说西湖的春天已经来临,因西湖之故,杭州一带真正成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之地,杭州也慢慢开始走向真正的繁荣。

王易心中有非常大的成就感,他也在歪歪想着,以后他还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何种变化?[]泱泱大唐6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